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风采
70后,九三学社事业的希望
发布日期:2012-10-15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字体:】 【颜色:】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人才是九三学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倚靠。年轻社员是九三学社人才梯队的后备军,是九三学社组织的新鲜血液,代表着九三学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将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深入了解社务工作、一步步接受锤炼,从而为担当重任积累能力和经验。

据统计,九三学社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有17名70后代表,是代表年龄结构中最年轻的一代。他们中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6人,政府部门5人,新阶层3人,医卫界2人,中学教师1人。虽然人数只占代表总数的2.4%,但他们年轻有为,有思想有抱负,有活力有热情,堪称九三事业的后备军。

程永现:与时代共鸣 发出特色强音

来自云南的代表程永现出生于1972年10月,现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他2005年加入九三学社,担任九三学社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支社主委,在如何搞活基层组织生活方面大胆开拓思路,把科研和参政议政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效果。

——共产党执政为民,九三学社应参政为民。只有为广大人民参大政议要政,九三学社作为新时期参政党的形象、威信才能得以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价值才比较充分,在中国发展史上才可能留下自己厚实的足迹。九三学社在参大政议要政方面是有优势的,因为社员是以科技界为主,工作作风多严谨、投入。学术与参政一定程度上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好了,看问题才能务实、深刻、深远、与众不同,发出的声音才可能铿锵有力,提案、建议被采纳也就更有可能。

——发挥好参政党作用,人才是关键。过去和现在,九三学社的队伍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榜样的力量。靠这样的方式发展起来的组织是坚强的、可靠的。当然,组织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强化。代表大会期间王志珍副主席到我们组座谈,讲述老一辈的故事,令我们备受感动,好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这些感动必然会潜移默化为工作动力,钻研科技,以科技报效社会,以科技诠释新时代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的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那么多思想家,他们创造的优秀文化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美国在不同时期提出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基因组计划,计划的实施给世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我国也提出过973、863计划,在科教兴国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我觉得,九三学社应对预防性、前瞻性的大事加强谋划,比如预测国际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并策划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以推动国家提前部署。

李世昌:如何更广泛地团结力量、凝聚智慧

九三学社大有可为

北京团代表李世昌出生于1976年7月,现任北京东亚国际技术培训中心主任院长。他2010年加入九三学社,担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教育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教育方面参政议政课题研究。

几年来,结合自己了解的社会及社务工作现状,他对九三学社如何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吸引和发展优秀人才形成了一些想法:

——当前社会结构多元化,九三学社社员构成也要在坚持主体的情况下相应扩大社会基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力量,才能形成多元化的人才梯队,取得更多的工作成果。建议今后社的组织发展上要考虑丰富成员构成,吸收各行业尤其是新兴行业、产业的领军人物。

——充分发挥九三学社中央海外联络委员会的作用,联络海外知名华人专家学者。绝大多数海外华人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然而很多人苦于报国无门。实现民族复兴是整个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梦想。可以考虑通过适当方式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联系。这样,既可以让这部分人员的爱国抱负有施展途径,也可以利用他们的国际视野,提高我社参政议政水平。

——关注各级政府、各行业、各系统实行的诸如“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北京市“海聚工程”、朝阳区“凤凰计划”等各种人才规划,把其中尚未加入民主党派的人才纳入发展对象,由各级领导主抓,多方努力动员目标对象入社。

——各级组织部门聘请社会联系面较广的社员为兼职委员,也即伯乐代表,定期召开会议,列出目标人员,由相关部门开展后续动员。

——制定政策,鼓励每位九三学社社员都成为发现人才的触角,从基层起强壮我社人员构成,打牢组织根基。

刘宗庆:深入了解社会状况

积极探索国家发展的现实路径

河北省代表刘宗庆出生于1976年3月,任新华国际招标公司总经理。他2008年加入九三学社,任九三学社中央经济专门委员会委员。

作为一名新阶层社员,他对九三学社组织有着一份沉甸甸的期待:

——新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没有太多其他想法。只想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期望和建议表达出来,通过身体力行贯彻下去。

——现在新阶层中很大一部分都移民了。虽然目前国内各方面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我相信中国共产党的自我修复能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就一定还有发展机遇,是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实事的好时机。

——民主与科学这两个理念被我们九三学社作为精神财富代代传承,我深感自豪。为了更好地弘扬这一优良传统,我觉得社内应积极组织社员探讨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及如何在社内的各项工作中得到探索或实行,以赋予它们现实意义。

——建议九三学社履职工作全部聚焦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前沿领域,淘汰一些细枝末节和浅层内容。在多触角、多渠道了解社会真实状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国家发展的现实路径。参政议政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实践,要坚持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要把它做成纯学术研究。

——建议九三学社中央加大对各专门委员会的管理和使用,把放在这个平台上的人才利用起来,获得鲜活信息、集合集体智慧,对重大前沿课题开展专题研究。我们也可以募集资金支持这项工作。

——当前中国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要重新界定并纠正自身定位问题。自己究竟是什么角色,要发挥什么作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老路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期待社组织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能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程永现、李世昌、刘宗汉等70后社员有着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和知识背景,诉求不同,人生态度也不尽然,但他们的相同之处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们有着和一代代九三人一样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样坚定的民主科学信念。

没有太多痛苦的历史记忆,他们的生命显得比前辈更加轻盈。也许,他们还很稚嫩,还像一棵棵小苗一样,需要经历风霜雨雪的历练。但作为一代人,他们已带着自己特有的时代特征来到了九三学社事业的山脚下。“小荷才露尖尖角”,相信他们会追随着前辈的足迹,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道路上,一路攀登!(侯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