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典型人物
新华网:“我可以看不见,但绝不能停止前进”
发布日期:2011-10-25来源:新华网 【字体:】 【颜色:】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她曾经拥有29年的光明,命运却让她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可她从未放弃理想和信念,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哈佛大学建校以来首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两度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她就是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佳。她说:“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前,超越别人;29岁后,超越自我。一个人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100次摔倒,可以101次站起来!”

逆境重生

得体的白西装,优雅的盘发,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杨佳脸上始终挂着温暖的笑容,显得从容自信。

与杨佳面对面交谈感觉很亲切,她总是专注地看着别人,眼底流露出一种神采,让人无法相信她竟然什么也看不见。

杨佳生于1963年,她19岁大学毕业留校任教,22岁考上中科院研究生,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一路走来,全是鲜花。

可是有一天,命运之手突然将这一切全部夺走了1992年春天,29岁的杨佳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朦胧,经医生诊断是视神经病变,失明将不可逆转。

拥有过29年的光明,可如今,蓝天白云、父母女儿的笑脸再也看不见,随之而来的还有婚姻的破裂……杨佳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迷茫和恐慌。

一次坐公交车,有人提醒她,“那儿有个座”,杨佳却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想:“那儿”到底是哪儿?一个生活中连“这儿”、“那儿”都分不清的人,生命位置又在哪里?

在与黑暗博弈的日日夜夜,她苦苦思索:“人这一辈子,路该怎么走,是在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下走完这一生吗?还是在困境中重生?”

杨佳毅然选择了重新出发。她像个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她不肯告别阅读,不能看书,就听书,录音机用坏了一台又一台;不能写字,就学盲文,从最简单的ABC学起……

杨佳还有一个梦她还想教书。可是,重返讲台谈何容易。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对她说:“爸爸给你当拐杖”!就这样,失明19年,6000多个日日夜夜,杨佳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臂,坐公交、挤地铁,辗转到教学楼,风雨无阻。

早上8点,杨佳总是准时在教室迎接学生们。她依然写着漂亮的板书,但学生们不知道,她紧贴在黑板上的左手是在悄悄丈量着尺寸;她采用多媒体教学,操作台的触摸屏上被她贴上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胶布作为记号;新学年上第一堂课时,她总要尽量多提问,那是她在用心记住学生们的声音。当学生们从报纸上电视里得知杨佳的情况时,简直不敢相信……

在教学评估中,杨佳得了98分。学生们在留言簿上写道:“我们无法用恰当的言辞来形容您的风采。您的内涵如此丰富,您的授课如此生动,在获取知识外,我们获得了乐趣和做人的道理……”

杨佳还要写书,那是她失明前的心愿。她尝试新的电脑语音软件,苦战数月,瘦了一圈,书一本本地出版了《研究生英语(论坛)写作》、《研究生英语阅读》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杨佳找回了自信,“看”到了光明。她坚信:“只要活着,就应该让生命活出尊严,活出力量,活出希望,活出快乐,更活出爱!”

挑战自我

杨佳没有止步于回复到以前的生活,她选择了继续挑战。2000年,杨佳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哈佛的老师课上得很活,从不照本宣科。6门课,杨佳用一台特殊的键盘,每一门课按下一个开关键,等同学帮她确认工作键的灯亮了后,她就开始飞快地记起笔记。一堂课下来,同学们说,杨佳的笔记就是一篇完整的讲义。

哈佛大学的课后阅读量大,每次布置不下500页,学生们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对杨佳来说就更不够了,首先得把资料一页一页扫进电脑,再通过特殊的语音软件把内容读出来。这样一来,她比其他同学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怎么办?只有与时间赛跑提高阅读速度,由原来每分钟听200多个英文单词,提速到400个,几乎就是录音机快进时变了调的语速。一遍一遍地开始,一遍一遍地停止,录音机的按键几乎按到没有弹性。

如此反复,昼夜不息,杨佳不仅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还超出学校规定多学了3门课,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毕业典礼上,全体师生起立,长时间为她鼓掌。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评价说,她是中国的软实力。

哈佛学成归来,迎接杨佳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光明世界。在中科院研究生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杨佳在中国首创了《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课程,成功将哈佛MPA课程本土化,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欢迎。她的课程被挂到网上,创下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空中课堂”点击量第一的纪录。

虽然行动不便,但杨佳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她在担任奥运会专家顾问期间,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制定了“NP3S”专业服务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她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积极推动我国的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并担任了《科技助残全球化与标准化》科研项目负责人。

杨佳还是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盲人女性。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她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积极为国家建言献策。在政协会议期间,她就“关于通过残奥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10余项涉及残疾人权益的问题进行呼吁,并围绕节能减排等问题递交提案。

“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杨佳说。

走向世界

回头看自己的人生历程,杨佳总是说:“感谢命运让我知难而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进光明、走向世界。”

2008年10月,杨佳赴纽约竞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她深知自己是中国政府提名的候选人,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她活跃在会场内外,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热情同各缔约国代表交流。最终投票时,她在第一轮就高票胜出,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委员。2009年,她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联合国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人权领域斗争尤为激烈。当得知联合国秘书处以经费紧张为由,要求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在工作语言中取消中文时,杨佳据理力争,最终捍卫了中文的地位,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更多话语权。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杨佳在第一时间说服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发表声明,对我国切实有效保障震区残疾人的各项权利给予关注和支持,吸引了更多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声援。这种速度对于联合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被推崇为“中国模式”。利用联合国这一平台,杨佳让世界把目光一次次投向中国。2011年4月,她再次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通过我可以让世人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看到一个大国的崛起,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因为只有国家好了,残疾人才会好,残疾人好了,国家会更好。”杨佳这样说。

哈佛毕业10年,杨佳做的工作再次受到关注。今年5月,她从120多位杰出校友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

每一步,都凝结着数不清的汗水和付出;每一步,都奏响着命运的最强音。正如杨佳自己所说:“人生无常,虽然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我眼前已变得暗淡无光,但我坚持走自己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堂!”(记者 吴晶晶)

 

版权所有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法律顾问:北京市信利律师事务所阎建国律师
京ICP备050407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362号 copyright 2003 www.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