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知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

来源:    时间:2010-12-14

 

顾知微(1918年5月4日—),出生于江苏江宁。地层古生物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顾知微成长于父母双亡的贫寒家庭,但青少年时代所生活的梦幻般的田园环境却让他对大自然的美难以忘怀。依靠堂叔父的经济资助,他于1931年考取江苏省立南京中学,1936年由被迫解散的南京中学转入镇江中学,次年毕业。由于受“理工救国”思想的影响,顾知微于1937年考取湖南大学矿冶系,后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地学系,1942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从此,顾知微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地质学研究当中。

作为我国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顾知微为我国的地质古生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解放前曾从事泥盆与三叠两纪地层化石研究,解放后调查了豫西、冀南和阴山三煤田,1955年转而从事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化石研究。所著专论《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为我国这两系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1958年发现我国燕山构造旋回中的闽浙运动更重要,产生了松辽盆地,其嫩江组中的暗色页岩有利于生油;同时还总结出我国侏罗、白垩两纪四个大的和一些小的非海相双壳类化石群。近年来,顾知微还对黑龙江省东南部龙爪沟群和鸡西群地层和双壳类化石进行了修正研究,进一步充实了我国白垩纪地层和化石的内涵。作为一位致力于地质和古生物研究几十年的科学家,顾知微很早就投入了研究领域,并根据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不懈的奋斗。早在毕业之初,他就经孙云铸教授引荐进云南地质矿产调查所工作,任技士,从事弥勒县盘溪泥盆纪地层和昆明附近的地层矿产调查。1944年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佐,主要做石油和工程地质调查;后调到古生物地层室,着重三叠纪双壳类和地层研究。正当顾知微全面开展学术研究的时候,适逢新中国地质矿产普查勘探事业蓬勃发展。虽然他在40年代后期已致力海相三叠纪早期双壳类研究,奠定了我国下三叠统上界划分的基础,并因此获得1948年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第四次许德佑纪念奖,然而,面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他毅然奔赴豫西宜洛煤田作地质普测。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古生物地层室并入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后,顾知微又经地质部借调,被派赴华北地质局负责冀南峰峰煤田和内蒙古石拐子煤田的地质普查工作,被聘为工程师,任队长,并初步探明这些煤田的全部或部分远景储量,主持编写了多篇煤田地质报告,为这些煤矿基地日后详查、建井、开采打下了基础。上述调查完成之后,顾知微于1955年调回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和研究室主任等职,从事双壳类和非海相侏罗纪和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我国陆相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大多为红色岩层,由于曾受美国学者AW葛利普(Grabau)等套用北美划分标准的影响,我国南部红层几乎全被视为白垩纪的沉积物。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需要在大片红色地层分布区进行区域地质填图,寻找有用矿产作构造解释,急需深入研究这类地层和所产古生物群。顾知微毅然中断了自己从事多年且有所建树的海相三叠纪双壳类研究,转而从事侏罗纪和白垩纪非海相地层和双壳类的研究工作,而这项开拓性的研究任务是国内尚属空白而他自己又较为生疏的。这一研究与煤、石油等能源的探寻关系很多,除葛利普外我国又很少有人做过,但顾知微认为葛利普所研究我国淡水化石数量不多、且均为别人所采,还限于行动不便不能直接观察地层,所以化石研究有时难以联系地层实际。例如1923年对鄂西淡水双壳类化石的年代鉴定在50年代后期已被证明并非正确。基于这种看法,顾知微更多的参考了日本学者所作的我国或东亚的中生代非海相化石的研究,并且到过这两纪地层的许多出露地区,重点调查了东部地区。顾知微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国内首先开创了陆相侏罗系和白垩系多门类化石的综合研究,领导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东北地区包括松辽、大庆油田,浙江、四川和云南等地进行考察研究,特别深入地研究了热河动物群,校正了美国学者葛利普及20世纪初由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中亚考察团在我国建立的陆相侏罗系和白垩系的划分标准。

顾知微认为:早期白垩纪的“浙闽运动”在形成我国今日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上以及对我国东部含油盆地的发育和与内生金属矿产相关的岩浆活动等方面的作用,较“燕山构造回旋”的首次“宁镇运动”更为重要。这与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从海相化石和地层研究所得出的“白垩纪中事件”基本符合。这些观点在他所撰写的《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浙江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研究”、《中国黑龙江省东部下白垩统双壳化石》和《松辽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化石》等著作中都有论述。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大庆油田和松辽石油普查的急需,他鉴定编制了松辽平原白垩纪双壳类图版19幅及其地层分布表和说明,写出地层序列划分意见的报告,为指导石油地质勘探和大庆油田的开发做出了贡献。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他与同事们共同编著的《中国的瓣鳃类化石》,系统总结了自19世纪以来我国发现的各地质时代的1000多种双壳类的分类工作,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我国侏罗纪和白垩纪的4个大的和一些小的淡水双壳类群,并且提出处于亚州古陆的我国地域是欧亚蚌类的起源中心之一。这一著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得到了很大的重视。80年代,顾知微在非海相中生界研究中力主“海相层检验法”,并重点研究了黑龙江东部海相和非海相侏罗纪、白垩纪的双壳类和地层。他以海相层化石为中介,分析对比国内外同期古生物资料,再次论述将亚洲中、东部非海相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界线确定在含有热河动物群化石和TPN蚌化石群的岩层之间,这样既反映了客观实际,又是较为合理的。在古生物学方面,顾知微致力于丽蚌类和类三角蚌类的系统分类。他通过深入分析类三角蚌类的闭肌痕构造,认为类三角蚌类接近于珠蚌超科,而与三角蛤超科关系较远。

顾知微在从事实地研究的同时,广泛活跃于国内外学术界。他是中国古生物学会、地质学会、贝类学会会员,国际侏罗纪地层分会委员,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他经常出席各类学术会议,进行有关中生代非海相双壳类和地层的学术交流,并多次出国访问、讲学。他先后发表专著4种,论文报告90余篇(包括科普文章14篇)。他的研究成果也多次获奖。《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和宁芜式富铁矿形成机理、找矿标志和预测的研究分别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浙皖中生代火山沉积岩地层的研究获1978年江苏省科学大会奖;为发现大庆油田所做的贡献和《中国的瓣鳃类化石》分别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黑龙江省东部中生代含煤地层及找矿方向的研究获得1986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顾知微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优秀的人才。截止1990年,他培养硕士生6名,博士生1名,为全国各系统培养双壳类研究人员30余名。他们也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为祖国做着贡献。像其他科学工作者一样,顾知微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科研工作中,他认为“科学研究贵在有所创新突破,但绝非‘标新立异’,地球科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点,借鉴国际古生物和地层的研究结果,必须与我国本土地质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活力和新的建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他在开创我国非海相中生代双壳类和地层研究的领域里踏实工作,取得成绩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和精神促使他在科研领域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成为杰出的地层古生物学家,为地质学、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顾知微不仅是一位成果显著的科学家,在他的治学过程中和生活中更处处体现出了他强烈的

爱国情感。他在学生时代就受到民主进步思想的影响 ,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反对旧的腐败政府,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和前途。在大学的专业选择上也和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他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以实际行动支援渡江战役,做出了一位爱国青年应有的贡献,并于1949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他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置于首位,不断投身于国家最急需的研究领域和地方,甚至不惜改变自己已初有建树的研究方向。顾知微1984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顾知微院士主要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