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叔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区域岩石及有色金属矿学家

来源:    时间:2010-09-30

 

宋叔和(1915年7月14日—2008年2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迁安县。区域岩石及有色金属矿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

宋叔和出生于耕读之家。父亲宋锡龄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现代教育。回国后一直从事中学、师范学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宋叔和幼年受启蒙教育于祖父,1923年至1926年在县的小学学习。1927年随父亲到卢龙县插班入卢龙中学,后入唐山第四中学,才正式接受中学教育。这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过开滦煤矿、水泥厂、制瓷厂和唐沽的碱厂、盐厂。宋叔和开阔了眼界,认识到民族工业不发达,国家不能富强,立志走实业救国的道路。1932年转学至北平通州潞河中学读高中。1934年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38年于清华大学毕业,获清华大学的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在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任助教,此期间曾随冯景兰教授调研了昆明经大理至丽江和保山公路沿线的地质矿产,重点研究了云南永胜地区的铜矿等成因。他在当时系主任孙云铸亲自指导下,研究了云南保山仁和桥笔石,依据鉴定出的化石组合,确定了该区地层属于中志留世。嗣后他又随古脊椎动物和地史学教授张惠远,调查了昆明至贵阳的路线地质和煤矿,对采集的三叠系地层中的瓣鳃类化石群进行了室内研究。

1942年宋叔和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先后任技士、技正。1943年与关士聪到新疆从事地质矿产普查工作,从此他开始承担具体任务。为了较全面了解西北的地质构造与成矿,他们除天山山系外,也注意收集了解了与其相邻的祁连山山系和秦岭山系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资料,以备作对比研究。

1943—1944年间,他们进行了准格尔至塔里木盆地间的焉耆库鲁克塔格山、伊宁—博乐等1∶20万路线地质和矿产的普查工作。通过调研提出了乌鲁木齐八道弯早已开采的煤矿田属于天山边部断陷盆地成煤环境,并经他们对植物化石的鉴定,认为属于中侏罗世,其下煤层属于三叠纪,并及时地为当地管理部门提出《八道侏罗纪煤田初查报告》(1943)。同时对调查区的华西期火山岩和中酸性侵入岩以及有关铁、铜、铅锌、钨、钼等矿床和矿化体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1945年宋叔和调至兰州西北地质调查分所工作。抗战胜利后,兰州制酸公司为了扩大三酸产量,请他到产黄铁矿的白银厂旧矿坑,评价尚有多少储量的矿石。经宋叔和实际调查研究,认为以往认为条带状的铁矿,实为铁帽。其淋滤带的下部见到的矿体是块状黄铁矿和其上的铜矾和铁矾。通过与西班牙著名的里奥廷托黄铁矿型铜铅锌矿床相比,他提出白银厂矿床有可能与其属于同类,并首先指出矿床的围岩是火山岩,这为找同类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宋叔和任南京地质调查所工程师,他全力投入矿产的普查工作。1950年他与同行们先去东北调查了辽河群分布地区的青城子和岫岩等地的中小矿床。随后他建议把白银厂作为找铜靶区进行地质勘查。他的建议得到了当时全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同意。命其先与少数同行对白银厂进一步调查,取得地质资料充分时,再决定如何进行勘探。1951年他两次到白银厂调查,经过对老硐的清理,于淋滤带下部找到次生富集的辉铜矿后,决定在老硐第五勘探线之西7行勘探线进行土法穿脉工程。经过调查分析,认为白银厂有勘探的价值,上级同意在白银厂进行勘探工程。

1952年白银厂成立641地质勘探队,宋叔和任副队长。他与同行们将野外地质工作与矿山地质结合起来进行勘探工作。他们进行一系列工程,圈定出矿体,用挤压法计算出储量,为1954年建的冶炼厂年产万吨金属铜提供了可靠的各方面的资料。

1954年,宋叔和在西安西北地质局任副主任工程师协助局领导从事陕、甘、宁、青四省金属矿产地质调查规划安排和矿产普查检查工作。经过调查分析,决定建立金堆城钼矿地质勘查队。勘探成功,矿床属于一细脉浸染型。嗣后于其东部又有大型钼矿床的发现。北秦岭东部遂成为我国重要钼矿带之一。

1956年,宋叔和调到甘肃地质局任总工程师。后兼任局的科研所领导工作。1960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研究员,并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1962年地质部组建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宋叔和由兰州调至西安参加建所工作,任副所长。该所重点研究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区域地质构造,矿床研究着重黑色和有色金属,非金属研究着重盐类,并专门设置水文地质工程研究室。此期间他除负责研究项目等业务工作外,总结研究了有关细碧—角斑岩系和北祁连山细碧—角斑岩建造等问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作停顿。1975年他被借调至北京地科院地质学报编辑室。1978年,他奉调中国地质科学院筹建矿床地质研究所,任所领导小组组长。此所的任务与西北所不同,重点是研究我国已知矿产资源的形成地质条件、普查方向、成矿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在矿床预测中的应用。

1980年,他负责创办并主编《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刊》。1982年创办并主编《矿床地质》期刊。

1981年宋叔和担任矿床地质所名誉所长,主要从事总结研究工作。结合褶皱山系的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演化和成矿作用,对海相火山岩提出三分法,即分成碱性岩、偏碱性岩(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和钙碱性岩,指出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密集形成于偏碱性火山活动晚期阶段。并提出含矿偏碱性岩套导源于幔壳混熔观点。1981至1991年发表了多篇有关我国西北金属矿床成岩成矿规律的论文。

1991年以后,他与我国著名矿床学家和专家们,按照我国矿床研究历史,矿床类型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较系统地总结编著了《中国矿床》,并在此书基础上主编了金属、非金属以及能源三幅五百万分之一的《中国矿产资源图》和说明书。为了扩大国际交流,同时出版了《中国矿床》(1994)和《中国矿产资源图》及说明书的英文译著(1996)。宋叔和主编的《中国矿床》获国家出版署科技优秀图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宋叔和是第二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他除去专门研究地质科学外,还热心国家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等问题。1991年,他在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办法的提案被评为优秀,并授于优秀提案证书。他十分重视年轻地质工作者的培养,在科研工作中竭力培养矿床学高级人才,培养的硕士和博士在各自工作中,均已做出成绩。

  宋叔和院士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