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科,1954年出生于陕西省旬邑县,药理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东科药业创始人。1991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副主委、陕西省医药协会副会长、陕西绿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陕西省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陕西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东科药业董事长。
一、秉持初心,矢志不渝,科学研究成果显著
赵东科1977年从西安医学院(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86年获得药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被第一批破格晋升为高级职称,成为当时全国药理学界最年轻的副教授。
赵东科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15年,潜心心血管药物的电生理研究,首次发现中药延胡素的有效成分四氢巴马汀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为该药拓展了新的用途,首次提出利血平急性降压作用的钙拮抗机理等。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他还非常注重应用研究,主要研发医药新产品,在研制新药新产品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路。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2篇,主编、撰写的教材、专著8部,组织重大课题研究8项,研发新药12种及医药保健品8种。曾获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和论文奖等12项,其中囊括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和质检总局联合颁发“国家重点新产品奖”,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中华医学科技奖”和陕西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陕西省科技新秀”等荣誉称号。
二、自主创业,勇立潮头,成果转化成绩斐然
1992年,正当教学和科研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赵东科为了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顺应改革大潮,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毅然决然辞职下海。他的这一举动引发震动,全国 30多家媒体纷纷报道,舆论界将其称为“下海教授第一人”,成为知识分子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潮的先锋。
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并非易事,赵东科亦然如此。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赵东科不畏艰辛,不屈不挠,他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执着精神,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他冲破重重困难,化解人生和事业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东科药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成为集种植、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凭借独特的理论支撑和智力资源,东科药业迅速发展,企业研发生产的37种新药涵盖呼吸、消化、心脑血管、抗肿瘤、抗风湿骨病及妇科等六大系统,其中具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品种12个。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企业科研实力在陕西省中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荣获“陕西省先进集体”、“省优秀民营企业”、“A级纳税人”、“诚信纳税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赵东科本人荣获“社会责任年度人物”、“陕西省十大诚信企业家”、“中国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陕西改革十大杰出人物”、“陕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多项殊荣。
三、热心公益,奉献爱心,扶贫助弱反响强烈
无论重大自然灾害,还是险重疫情,赵东科都始终如一,热心伸出援助之手,善行天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秀传统。无论是1998年抗洪救灾、2002年陕南抗洪救灾、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还是陕北革命老区延安老红军慰问、陕北佳县小学建设和太白、陇县贫困救助等,他都积极捐款捐物,先后捐助药品、物资和现金累计达300余万元。
作为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分管社会服务工作的副主委,先后领导 组织了多项重大智力扶贫活动!组织医卫专家到榆林、渭南、咸阳等县乡医院培训、指导基层医生,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同时,为缓解基层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
2007年至2010年,由九三学社陕西省委、陕西省慈善协会、陕西省药理学会和东科药业联合开展“健康农村•医疗救助服务工程”。先后在宝鸡、安康、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等地市、30多个县的乡村,累积对6万多人次给予了救助,救助药品价值1050万元。这是民主党派与慈善组织“携手慈善,共创和谐”的大型系列活动。奉献爱心,回报社会,把温暖真正送到老百姓的手中。
2011年至2016年,开展了“九三学社情系贫困地区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系列活动,每年坚持做1-3次,做成了陕西九三学社的品牌活动,5年来,累计捐助药品价值300余万元,受益群众3万余人。同时,组织医卫专家100余人次,深入农村为3000余名群众进行健康咨询和义诊,并与当地卫生院达成医卫帮扶意向,活动受到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群众的好评。
2015年,赵东科向旬邑县贫困山区捐资130万元,用于改善当地学校条件和道路修建。2016年5月,赵东科慷慨解囊,为旬邑豳风教育基金捐款1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7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号召,他联合多家机构发起义卖,帮助陕西淳化县燕子岭“九瓯三生态林”造林英雄张小莉和陕西旬邑县车门村第一书记周军虎销售土特产。
2004年,为积极推动九三学社中央“九地合作”在陕西的落地生根,在组织“九安合作”系列活动在安康举行的同时,赵东科投资4500万元的“九安合作”项目“中药原料药加工基地”在安康顺利实施。
赵东科十几年如一日助弱扶贫,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担当。为此,他被授予“陕西省十大慈善家”、“陕西省为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三秦善星(个人)奖”、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四、建言献策,忠实履职,参政议政成绩斐然
赵东科坚持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社中央系列会议精神,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在担任省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先后提出20余项提案和建议,为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于遏制药价虚高和假劣药品泛滥的建议》、《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的建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等被社中央、社省委采用,在全国政协和省政协会议上提出提案。多项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关于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扶持重点和方向的对策建议》提案获陕西省政协优秀提案;《关于鼓励中药制药企业“对名优主打产品进行二次开发”的建议》编入陕西省“十二五”规划。
2005年,面对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的仿制药品数量逐年剧增,同质化恶性竞争愈演愈烈的现状,赵东科提交了《中药恶性仿制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及对策》提案,为有效遏制中药恶性仿制发挥了作用。
2013年,赵东科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改革“普药”集中招标采购》提案,建议改革“普药”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日用量5元以下的普药不再纳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通过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推动公平竞争,构建健康发展环境。这件提案受到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政协网等央媒报道,引起国家发改委重视。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于2014年4月正式印发《通知》实施。
2014年以来,赵东科先后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发挥医生在医改中的主力军作用》、《关于解决中药生产工艺不合理和落后现状的提案》、《关于建立中医药独立的监管体系,确保中医药健康发展的提案》等提案,为推动医疗改革提供了路径。
赵东科积极履行了一个民主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的神圣职责。2005年和2015年,分别荣获九三学社中央60周年和70周年全国优秀社员,多次荣获九三学社中央和陕西省委“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不待扬鞭自奋蹄。赵东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讲话精神,毅然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和创业实践,开创养生保健事业,为人类健康继续奋斗,不断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