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唯

李唯是中国第一届环保专业大学生,历任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世界银行贷款云南环保项目办主任助理、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理事长、世界银行河北项目办外方专家组工业污染控制专家等职。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云南省首届科普奖先进个人。主持完成了 “云南省制盐工业废水中氯化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该项目获省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带领团队为治理滇池污染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顺利获得世界银行1.5亿美元的贷款、国内配套资金1.5亿美元。

李唯是一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坚守职业道德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位在环保战线冲锋陷阵的环保斗士,一个力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良社会的九三社员。

李唯始终保持一名知识份子独立思考的立场,哪怕当时势单力薄。2001年,云南招商引资,引进全球第二大紫杉醇生产供应商——中美合资云南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准备上马曾被列入国家西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抗癌天然药物紫杉醇原料药产业化工程”项目,该项目由政府主导,所以顺利通过各项审定,只差环评通过,就可以落地昆明。参与环评的6位专家,4人同意,1人弃权,只有李唯一人列举五大理由坚决反对并拒绝签字。几年后事实证明她的担忧和反对是正确的。该项目由于收购了大量野生红豆杉,造成云南滇西北很多红豆杉遭到毁灭性破坏,最终抓捕了60多人,30多人被判刑,此案被称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大案。

还有一次,李唯反对在著名国家级西山滇池风景名胜区修建高速公路,尽管明知该项目为时任云南省委主要领导主抓,仍铮言建言,最终惹怒分管领导,禁止省交通厅项目邀请李唯当评审专家,使她成为云南省首个被省交通部门列入“黑名单”的专家。李唯说她一点都不后悔,宁可不当专家也不能昧着良心没有职业道德。

云南的某一州市,拟在城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火化厂,在领导干涉下环保被迫批准,李唯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直面地方官员,努力建言。最终,该项目没有在原选厂址建设。

2013年初,昆明落地某项目,政府强力推进,专家们认为选址已由主管官员意志所决定,进而选择失声。李唯在大多数人的沉默中,仍慷慨陈辞,利用一切机会向分管的省级领导痛陈弊端,最后促成该项目另行选址。

当地方政府为加快发展头脑发热时,李唯让地方官员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2015年,李唯在云南三江并流区域调研时,发现一个高海拔生态旅游处女带拟建设一个化工厂,她及时向地方政府呼吁,最终该项目没有落地。

针对云南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一些地方动辄上马万亩茶园、万亩咖啡等等,李唯指出,这样的做法对原生态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

某化工企业选址,因距居民住宅较近涉及重大危险源,在安评通过审查、安检部门和规划部门都出具了同意选址文件的情况下,李唯所做的环评依然否定了该项目选址。企业拒绝支付环评费,并威胁要在媒体曝光。她说,钱可以不要,但不能不要良心,否定的结论坚决不改,曝光也无所谓。

李唯认为在参政议政中,不应把范围局限省内或市内,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环保研讨会上,她作了题为“中国排污总量控制应回归到本质”的报告,认为中国排污总量控制存在很多问题,排污总量控制应回归到考核环境质量。2011年,在全国环境学会年会上,她呼吁制定政策的专家多听听西部地区的声音,给西部地区一点点话语权。该发言稿被省政研中心转报给李纪恒省长,李省长还作了相关批示。她将相关内容整理后作为提案提交全国政协会。

近三十年的环保工作,让李唯深深体会到,中国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决策者如果环保意识低,一些重大工业项目一旦布局不合理,就会成为一个城市的硬伤甚至是百年之痛;企业环境意识不高,没有社会责任感,违法偷排污永远难杜绝;老百姓的环境意识不高,无论增加多少环境监察人员也不够,因为更多的违法排污还是靠群众的举报。李唯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二十年,她的科普足迹遍及云南省十六个州市80多个县,上至省级领导,下至村委会干部,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乡镇,每年几十场讲座。

每到一个地方搞讲座,李唯都要提前收集相关城市规划、工业园区布局、气象条件、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等资料,在讲座中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空间格局是否安全都要进行点评,提出相关建议。由于讲座实用性强,不少听讲座的县长、环保局长们经常打电话咨询李唯,请她对当地社会经济建设中相关建设项目的环保等问题提建议。

农民们白天要干农活,李唯就晚上开讲座,怕人家不来,就购大量的肥皂等,在农村广播通知凡听讲座的可领一块肥皂,有时,还编排相关民族节目在广场表演……采取种种办法吸引农民听讲座。文山苗族自治州马关县桐子园村27户苗族人家,政府投资150多万进行新农村建设,但由于村民环境意识低,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李唯带领科普队进村后,和村民们一起商订村规民约,共建文明村寨。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段时间以后,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李唯她们离开村子时,村民们依依不舍,希望他们再来……

曲靖富源县是产煤大县,富源县的阿依村是一个癌症高发村,每年因癌症死亡约20人。李唯4次进阿依村做科普,入户调查,捐款捐物,积极向上级反映该村的情况,并写了提案,促使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

李唯,在熙熙攘攘中格守底线,在噤若寒蝉中振铎发声,心怀理想信念,不以善小而不为,始终坚信星火可以燎原。她凸显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知识分子身上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