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方:建立“一个基础,三个支柱”精准扶贫新体系

发布日期:2016-03-06 来源: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湖南省委主委张大方(右)接受媒体采访

要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反贫困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湖南省委常委张大方认为,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全国7017万绝对贫困群体整体脱贫,贫困县、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任务异常艰巨,挑战前所未有。他建议,建立“一个基础,三个支柱”精准扶贫新体系。

“因病致贫”是贫困第一原因

据调查,全国性的致贫原因中,居于第一位的是因病致贫,占42.1%;其次是缺资金和缺技术,分别占35.5%和22.4%。按政府补助农村人口自负医疗费用的1/3来解决因病致贫问题计算,每年需投入约150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1%左右。

张大方认为,我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为消灭绝对贫困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针对以上不同的致贫原因,可以分别采取社会保障兜底、开发式扶贫和专项、行业、社会扶贫“三位一体”互为支撑的大扶贫等措施,通过建立以“一个基础,三个支柱”为特色的更为立体精准的新扶贫体系,帮助全国7000多万绝对贫困群体摆脱贫困。“一个基础”即建立统一的民生大系统数据平台作为扶贫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三个支柱”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兜底机制、将扶贫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创新资源动员体制机制。

建立统一的民生数据平台

张大方说,在中办发[2013]25号文件推动下,各地扶贫部门已初步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这为扶贫开发的瞄准机制从区域细化到贫困户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各地还逐步建立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低保救助等重要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各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各自为政,缺乏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张大方建议,以人口和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充分整合计生卫生、人社、民政和扶贫等大民生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民生数据平台,并与金融、住建等部门积累的业务数据进行对接,在数据共享基础上促进制度对接和业务协同,改变民生领域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并存的局面。

构筑更牢固的社会安全网

张大方说,由于因病致贫占据致贫因素的42.1%,需优先考虑进一步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确定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最低标准,扩大救助对象和病种范围,使其成为防止因病致贫的兜底安全网。同时,中央也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医疗救助体系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据调查,2014年中央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救助和社区发展等民生保障体系的财政投入,是扶贫资金投入的近百倍。但由于各系统各自为政,不同制度间缺乏有效协同,影响了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因此,需要将散落于教育、民政、残联、扶贫等部门的救助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消除重复救助和过度救助造成的资源浪费,基于公共财政体系和统一的民生数据平台,整合碎片化的社会救助制度。

此外,还要促进商业医疗保险和公益慈善力量与社会安全网的对接,通过财政资助贫困人口购买商业保险降低医疗救助的社会风险,通过社会安全网与慈善机构的对接,发挥慈善机构在罕见病等领域的积极作用。

将反贫困纳入区域发展战略

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近年来国家开发式扶贫的重要经验。

为此,张大方建议,在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高速铁路、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将消除贫困纳入其目标之中;充分考虑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地区的情况,适度微调以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同时,为在体制上将区域发展战略与反贫困结合起来,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的反贫困影响评估,需要让扶贫部门参与到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来。

创新扶贫资源动员的机制

张大方认为,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优势的大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成功经验。在向绝对贫困宣战中,要将这些经验上升为有效的制度,进一步推动区域协作扶贫走向制度化,如在制度上明确发达地区应将新增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区域协作扶贫;将区域协作扶贫纳入发达地区干部绩效考核指标等。

同时,要推动区域协作扶贫精细化,开展县级合作。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百强县的财政资源和发展经验优势,以县县对口援助的方式,帮助落后地区更新发展理念,引入市场资源,加速减贫发展,实现协作共赢。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推动慈善捐赠和贫困人口需求的精准对接,重塑公益慈善领域的信任,激活扶贫领域的慈善捐赠力量。(湘声报特派记者 张蕾 姚依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