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宁:公办民办艺术教育手拉手

发布日期:2017-03-08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颜色:】浏览量...

“2016年,我要为民办艺术教育这个群体呼吁,并将继续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没有忘记去年两会前自己的这个承诺,今年她再次把目光投向民办艺术教育。

“民办艺术院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人才,其工作者遇到困难时却有很多无助与无奈……”

2016年,针对民办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刘月宁在提案中提出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设立倾斜鼓励机制和完善指导与监管机制三点建议。“大家对民办艺术教育的重视还不够,这个领域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盲区。我们一定要看到他们的独特优势。”一年来,刘月宁仍在继续关注民办艺术教育领域,努力寻找一些突出的案例,使她的建言更接地气,也更具现实意义。

2016年,一次意外的机会,拥有几万名在校生的大连艺术学院,以其治学理念与多样化的实践成果进入了刘月宁的视野。作为一名在公办高等艺术教育领域从业多年的教师,她发现,由于在管理体制、教学定位等各方面存在不同,民办艺术高校的部分做法有时比公办艺术高校更为灵活机动、更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值得公办高校艺术教育学习和借鉴。”随后,她特别邀约大连艺术学院老师参加全国高校“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人才建设”联席会,与公办院校音乐教育者交流人才培养经验。了解越深,刘月宁越坚定为民办艺术院校呼吁的信念。“与公办艺术教育相比,民办艺术教育虽然在教学资源、师资储备、学术积累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但具备很多独特优势。特别是对于艺术这样一个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专业来说,民办艺术教育在学科设置的灵活机动、紧密结合社会实际等各方面都较公办艺术教育更为突出。”

“公办、民办艺术教育需建立交合机制。”刘月宁呼吁建立公办与民办高等艺术教育之间常态化、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二者之间的横向联系,实现资源有效共享、互利共赢,“这对艺术教育的健康持久发展是极为必要的。”同时,刘月宁还提出具体的措施。如通过举办公办与民办艺术教育的联合论坛,设立公、民办艺术教育的联合工作委员会等多种手段,打破壁垒,为双方创建深度、持久、广泛交流的平台,从不同视角商讨艺术教育的短期和长远发展规划,互相促进。设立国家级、省市级的教育、科研项目或专项基金,鼓励公、民办教育联合申请,合作完成,从而充分发挥两种体制教育的不同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设立公、民办艺术教育机构的常态化人才流动渠道,鼓励两种体制互派教学及管理人员,开展考察、实习及中短期工作。对于一些特色课程,可建立公、民办高校的联合运作机制,充分集中各自的优势资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本文刊载于《人民政协报》2017-03-08期29版)

顶部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