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1+1+1”签约服务 贾伟平:就诊下沉效果明显

发布日期:2017-03-14来源:东方网 【字体:】【颜色:】浏览量...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3月10日北京报道:政府报告中一句“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让贾伟平眼前一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她认为,分级诊疗让小病慢病在基层医卫机构就得到解决,对医疗资源起到了合理分配和疏导作用,缓解供需矛盾的同时能够从源头上防止过度医疗现象。

通过家庭医生找专家不排队

“今年1月2月,六院专家门诊量上升了约10%,我们分析发现,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的绿色通道来看门诊的病人多了。”贾伟平提到的“绿色通道”,其实就是上海试点分级诊疗推行的“1+1+1”签约服务中,家庭医生对口三级医院的网络预约。

目前,在上海的相关分级诊疗网络系统内,家庭医生与三级医院专科医生有所“绑定”,可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随时通过网络向三级医院医生预约就诊等服务。

贾伟平说,上海现行的“1+1+1”制度稳步推进了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将三级医院7000多名专家向社区的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开放,可以将病人的需求从最底层推到他需要见到的专家面前,非常方便。

“需要看病可以找家庭医生,通过家庭医生找专家,1分钟就能找到,信息网络畅通,可以及时预约,享受优先看病。”

“这个试点首先是满足65岁以上以及经常在社区看慢性病的病人们。”贾伟平说,“随着试点逐步深入,所有的签约人都将有机会享受这些优质服务。

延用处方让取药更便利实惠

“另一方面,有些疾病不需要用药调整,比如骨质疏松,我们去年统计发现,骨质疏松初诊的病人下降了10%,还有30%的复诊病人直接下到社区去了。”贾伟平说。

原来,“延用处方”政策让病人大大减少了跑医院配药的次数——慢性病签约居民可以一次性配到1至2个月药量。例如,病人在三级医院看完专家门诊后,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生就可以延用上一级医院处方药品,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的药,则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配送,短时间内病人就不用再往返于三级医院了。

另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不用掏挂号费,同样的药价格更便宜。“以糖尿病患者为例,在社区医院开药,每个月比在三级医院开药便宜100多块钱。”贾伟平说。

深化制度改革加强社区力量

分级诊疗把疑难危重、常见病的主要整治和慢病管理分了三层,分别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来实施。“以往,大家总说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因为三级医院的病人太多了,其实很多慢性病人没有必要去三级医院就诊。”贾伟平说,“分级诊疗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于医改提出把主要的慢性病下沉到社区进行管理。”

谁来管理评估社区医生的诊疗?贾伟平介绍,区卫计委和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层会按照政府对分级诊疗的要求,对社区医生进行绩效考核。三级医院也正在制定由社区转诊到医院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同时,为鼓励更多的医生投身社区卫生服务,上海还在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医务工作者激励机制,增强家庭医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制定社区医生工作质量和数量考核制度,合理提高社区医生人均薪酬水平,这是机制改革的关键所在。”贾伟平建议,“另外要创新资源整合机制,通过购买服务获得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支持,让社会上的医生发挥更大的作用。”(朱贝尔)

顶部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