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电踏车绿色出行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3-03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颜色:】浏览量...

在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城市道路拥堵日益严重、环保问题更加突出的今天,推广自行车这一低碳、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是大势所趋。目前,有别于电动摩托车、电动轻型摩托车和普通自行车的电踏车(国外称智慧电单车)在一些发达国家流行起来,在国内也备受关注。电踏车是采用“人力+电助力”混合驱动的智慧电动自行车。推进电踏车绿色出行,有利于发展绿色交通,促进社区宜居,构建生态城市。

一、电踏车出行的优势

一是比电摩托车更轻便安全。国内有很多以电动自行车名义生产的电动两轮车,其使用特性不是自行车,而是摩托车。这些车利用电力来支持动力保持行驶,自重达七八十公斤,最高速度可达50km/h,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电踏车与电摩托车最大的区别是用电力助动,通过力矩传感器感知骑行者踩脚踏的力度不断调整并提供相应的动力支持,它自重只有15公斤左右,可以承担上百公斤的人货重量,与电动摩托车相比,电踏车体积小、重量轻、骑行更安全。

二是比传统自行车更舒适便捷。相较传统的自行车,电踏车在骑行过程中用同样的力气,能达到普通自行车2-3 倍的速度,让骑行者轻松畅快,尤其是在起步、上坡、逆风和长距离行驶中。电踏车骑行距离更长,按照每天上下班 5 公里左右的通勤距离计算,电踏车更适合选择骑行上下班的通勤人群,能更好地服务居民办理公务、购物和就餐等日常短距离出行。

三是比机动车更低碳环保。我国汽车年产量早已突破两千万辆,2016年汽车产量达到2700多万辆,按这个速度,三到五年就能达到3亿的汽车保有量。大量小汽车在城市使用,其燃油消耗、尾气排放、交通拥挤造成的社会成本高。与公交车、出租车、自驾车等交通方式相比,电踏车采用人力和电助力混合驱动,不排放污染物,出行更健康环保。

二、推进电踏车绿色出行的可行性

一是具有良好的骑行基础。我国曾经被称为“自行车大国”,居民有骑自行车的传统。发展电踏车符合低碳、健康、慢活等趋势,能为民众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运动休闲的机会,促进居民生活朝着绿色、低碳、健康方向转变。

二是自行车交通发展迅速。我国越来越重视慢行交通的发展和完善。2013年,住建部专门发布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5月,交通运输部《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鼓励发展慢行交通,推广公共自行车,改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大多数城市也都在积极发展自行车交通,如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在进行公共自行车交通的建设,还有摩拜单车、ofo等无桩共享自行车的迅速发展,自行车出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认同,成为绿色出行的首选。

三是电踏车市场空间广阔。在公共交通极为发达的日本,二十年前已生产了电踏车产品,使用非常普遍,在欧美,电踏车已十分风行,尤其是欧洲的市场占有率相当高。在欧洲,传统自行车的销量正在持续减少,即便是自行车王国荷兰也是如此,但智慧电单车的销量却在高速增长。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均有同样趋势,德国博世更是预计到2022年每卖出3辆自行车中就有一辆是智慧电单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交通出行需求不断增大,但公共交通体系发展比较滞后,庞大的出行市场缺口需要创新型的交通工具来补上,我国发展电踏车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四是我国的电踏车技术比较成熟。如,清华学生创业的轻客团队在技术上自主创新,研发了力矩传感器并应用在电踏车生产上,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销售渠道覆盖了全国100多个城市。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电踏车技术研发。在我国,电踏车尚属新的产品,目前掌握电踏车核心技术的企业还很少,应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逐步实现产品升级,在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二是将电踏车纳入绿色出行的支持产业。研究出台对电踏车发展予以支持的政策措施,促进电踏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形成优势产业群。

三是将电踏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将电踏车作为重要补充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作为慢速公共交通系统统筹规划。鼓励民众更多地使用电踏车来完成周边日常短距离出行以及公交接驳。

顶部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