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国海洋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3-03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颜色:】浏览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农业生产国,无论是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随着海洋农业从业人口的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我国海洋农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农业发展存在机械化程度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围绕我国海洋农业生产模式升级改造的技术需求,应开展养殖设施化、机械化和数字化的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发,保障海洋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海洋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多数品种的播放和采捕仍以人力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不足40%。

(一)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重视程度不够。海洋农业主要由水产或海洋渔业等部门管理,虽然属于大农业范围,但是相关管理部门有关农机推广和使用方面的职能较少,财政补贴的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由于海洋农业机械设备应用范围相对较小,普遍缺少国家扶持政策,再加上设备研发周期较长,海洋农机企业步履维艰;另一方面,国家相关科研经费更多的投入到海水养殖基础理论或技术方面的研发项目,对海洋农业机械化研究经费支持明显不够。

(二)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发能力落后。我国海洋农业机械化研究起步晚,相关科研和设备研发人员较少。由于海上作业的特殊性,设备的研发需要多学科共同完成,加之科研力量薄弱,无法形成合力。海洋农业使用的设备多数从传统农业和淡水养殖等领域借鉴而来,缺少针对海洋生产面临的防腐蚀、防风浪等设计。同时,专门从事海洋农业机械化设备生产的企业数量很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如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海区出现夏季高温和缺氧现象,由于没有高效捕捞、降温和增氧等技术设备,导致大量海参死亡,渔民损失惨重。

(三)海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限制。我国海洋农业生产以农户分散承包经营为主,承包海域面积较小且比较分散,这给农业机械普及带来问题。一方面由于资金有限或成本控制无法购买大中型机械设备,另一方面从事养殖生产的海域面积较小且分布较为分散,导致使用大型机械化成本高,而合适耐用的小型机械设备则很少。因而,导致我国海洋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偏低,生产机械化规模较小。

(四)海洋农业机械产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与陆地农业农机服务体系相比,海洋农业机械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较少,农业机械化服务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大,服务体系不完善。海洋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滞后,不适应海洋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影响了海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海洋农业机械化发展长效机制。农业机械化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建议加大对海洋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和信贷等支持力度,对相关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提高农民购买海洋农业机械的财政补贴;设立海洋农业机械产业发展基金,引领先进制造企业进入海洋农业机械领域,提高其参与设备研发的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引导农机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提高科技支撑力度,构建国家海洋农业机械科技创新体系。科技管理部门应适度增加海洋农业机械化研究领域的资助强度,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能力,实现对关键机械设备研发的突破;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农机制造企业等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制定,组织技术力量协同攻关,引导企业研制经济实用的海洋农业机械设备;加快建设全国性海洋农业机械化自主创新体系平台,统筹规划行业发展方向,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系和机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提升海洋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

(三)鼓励和引导合作经营的海洋农业生产新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集中合作经营,合理规划海域使用,发展适宜海洋农业机械化的大水域养殖模式,发展海洋牧场等新型海洋农业生产模式。引导农户组建农业生产资料合作组织,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投资、使用、合作经营海洋农业机械,发展机械化作业。

(四)发展海洋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海洋农业管理部门应发挥纽带作用,为有机械服务需求的水产企业牵线搭桥。大力发展海洋农业机械服务组织,积极推进海洋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引导新型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发展;培育海洋农业机械专业户,促进农业机械的普及使用,有效解决农业机械的配置和劳动力的短缺;加大宣传、培训,提高推广能力,发挥示范作用;建立海洋农业机械化、数字化示范点,推广先进养殖机械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增强企业和个人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积极性。

顶部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