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影像

刘月宁:让中国音乐文化从简单“走出去”向深层次“走进去”迈进

发布日期:2018-03-05    来源: 中国艺术报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齐波 摄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带来了两份有关文化方面的提案。

提案一:关于中国文化走进去的探索与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重要路径。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具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近年来,尤其是2013年国家艺术基金实施以来,在全国的艺术院校及乐团的积极努力下,中国音乐文化走出去呈现一片繁荣的喜人景象。

一方面是巡演,一方面是国际教育领域合作。2013年以来,中央音乐学院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共建的全球第一所“音乐孔子学院”的启动运行;“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的建立;在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学分选修课的开设;中外“中国音乐移动课堂”的开展;中英双语系列教材《中国音乐轻松学》的全球发行;与美国巴德音乐学院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学位项目的合作;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从2014年第一届的十几人参加到今年“一带一路”主题下百余名五大洲音乐学子的到访……一件件实实在在工作的落地,让国际人文交流不断深入,让中国音乐文化从简单地“走出去”不断向深入地“走进去”目标迈进。

从浅层次的“走出去”到深层次的“走进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从国家的层面还没有形成合力,缺乏整体统筹,也没有长远规划和持续资金支持。因此,我建议:

在教育部体卫艺司或文化部有关司设立专项资金,先试点支持在国际人文交流领域有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及文化传播专家、团队,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中国音乐移动课堂”国际巡回讲演文化活动,在国外主流课堂分享和传播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真正实现与当地的教育文化交流互鉴,这一举措将对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与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提案二:为民办艺术教育发展再建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民办艺术教育的发展有效地补充了政府教育经费的不足,增加了艺术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缓解了当前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为更多渴望在艺术方面发展的青少年提供了接受培养的机会,促进了国民素质的广泛提升。同时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艺术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此领域人才的广泛需求。

2016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为新时期发展民办教育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完善奠定了法律基础。之后,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印发了《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

今年是我连续第三年关注民办艺术教育,我在调研中发现,民办艺术教育依然难以获得应有的关注。一方面,和其他科目的民办教育一样,民办艺术教育存在师资队伍不稳、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和评价机制缺失、政策扶植匮乏等多种问题;另一方面,民办艺术教育电子化教学问题突出,规模化、程式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好的传统方式在逐渐消亡,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突出,而社会艺术教育的师资又很匮乏。因此,改善民办艺术教育环境、提升民办艺术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对此,我建议:

1.在教育部规划司建立艺术生“就业扶持”基金。国家培养的优秀艺术生通过申请(学校及专家推荐)达到标准要求即给予支持,带基金回到家乡或需要的地方就业,让他们有尊严地到基层工作,在国家的层面为民办艺术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助力。

2.国家建立表彰奖励制度,促进民办艺术教育领域整体发展。民办艺术教育是专业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缺乏扎扎实实的训练,最终将导致艺术生源质量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表彰奖励制度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较好管理方式和发展基础的机构和个人,为民办艺术教育树立行业标杆,对于这一领域的整体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