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

关于构建绿色债券投融资体系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3-07    来源: 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债券最大发行国。据中债登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7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量115.2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全球份额21%。但同时绿色债券市场也呈现出市场发育不完善、发行结构不合理、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一是市场发育不完善。首先,绿色债券的发行主要参考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和发展改革委《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尽管人民银行、财政部等7部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部门间协调,建立和完善我国统一的绿色债券界定标准”,但实践中仍存在判定标准不一问题,不仅无法准确认定项目的绿色属性,也易给投机性市场主体留下监管套利的空间,如一些绿色企业和金融机构将信贷“染绿”“漂绿”等。其次,绿色债券投资者大都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等机构投资者,私人投资者较少,公众绿色投资意愿不强。

二是发行结构不合理。绿色债券是解决绿色项目融资期限结构错配的有效手段,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从近两年的发行情况来看,5年期的绿色债券最多,共发行39只,占发行总数的47.0%,发行量1291亿元,占比达到50.5%;3年期的次之,共发行36只,占比43.4%,发行量1163.3亿元,占比45.5%;而7年期和10年期的绿色债券仅发行3只,发行量仅为33.4亿元和45.5亿元。从债券类型结构来看,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最大,共发行41只,占比49.4%,发行量达到1867亿元,占比高达77.3%。绿色公司债、绿色企业债的发行量较少,其发行主体大多是融资需求迫切的绿色环保企业,发行规模较小导致企业无法通过绿色债券来实现低成本融资。从发行主体结构来看,绿色债券发行主体集中在金融机构,以及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比较少,其票面利率也较高,而这些企业往往才是受“融资难、融资贵”制约最多的企业。从发行区域来看,71%的贴标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来自于东部地区,发行量达到2258.3亿元,占比88.4%;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行量较少,东北地区仅有黑龙江发行3只绿色债券,发行量只有50亿元,加快培育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已刻不容缓。

三是监管服务不健全。国内专业性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第三方评级评估机构,是制约我国绿色债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募集资金用途和再投资缺乏明晰的统计体系和审核框架,利益输送、资金腾挪、去向不明问题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发行的绿色债券超过半数没有进行信息披露。部分贴标绿色债券的募集说明书及其他公开信息披露媒介中对绿色项目环境效益目标、环境效益实现情况的披露仍存在含糊其辞、语焉不详、避重就轻等问题。同时,从推动市场跟踪研究和满足投资者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绿色债券指数研发创新和投资应用仍有待加强。

当前绿色债券市场的问题,与现行投融资体制的不足直接相关。一是政府财政比重过高,社会资本占比偏低;二是市场环境尚不完善,民间投资增速放缓;三是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融资方式亟待创新。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受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新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制度改革等因素影响,政府财政资金在绿色投资中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因此,构建绿色债券新型投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债券市场、拓宽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是进一步推动绿色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社会广泛参与的绿色债券资本体系。加快完善界定标准、财税优惠、补贴支持、信息披露、政府担保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市场监管以及保障服务,为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绿色投资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丝路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公益类基金投资者,在做好政策研究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投资绿色债券。加强投资者的绿色投资教育,营造关注和投资绿色债券产品的良好意识和社会氛围,鼓励和引导投资者投资绿色债券产品。加快开放绿色债券市场,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绿色债券市场的门槛,进一步打通国外资本进入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的通道。

二是培育区域统筹、普惠多元的绿色债券市场体系。对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采取“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重”的原则,同时对中小企业和“三农”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进行适度倾斜,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企业参与绿色债券市场,建立多元化绿色债券市场主体。加快推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健全专业性、规范化发展的绿色债券服务体系。监管部门对绿色金融项目进行定期监测、评价和报告,提高项目透明度和可信性;加快推进“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绿色债券评估的质量要求”,明确第三方评级认证机构资质要求和准入门槛,通过相关业务指引进一步规范第三方评级认证机构;大力促进绿色指数开发创新和投资应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