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

关于优化杠杆结构打好防风险攻坚战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3-07    来源: 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中共十九大将防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首要任务就是防范金融风险。高杠杆率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自2013年6月爆发“钱荒”以来,围绕加杠杆与去杠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博弈。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去杠杆”工作任务。2016年,国发54号文《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正式发布。2017年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的初心是要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三个良性循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总体而言,经过多方长期共同努力,尤其是在政府、居民和企业三大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杠杆率猛涨的势头得到遏制,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小,稳杠杆任务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相对于同时期开展的去产能和去库存两项任务,去杠杆依然任重道远。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在内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6年末的234.2%增加到239%,上升4.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小幅增长。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由2016年末的155.1%略降到2017年三季度末的154.8%,是去杠杆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

目前,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呈现出较强的结构性特征:

一是从产业结构来看,上游周期性行业高于下游服务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实体经济行业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前5位为建筑装饰、房地产、钢铁、公用事业、国防军工,分别为78%、76.9%、67.7%、64.3%、62.9%。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尤其是钢铁、煤炭、房地产、电力等行业,去杠杆又与去产能、降成本等任务相互交织,若处理不当,行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二是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高于民营企业。2015年9月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点为66.3%,“去杠杆”工作开展两年,至2017年9月末仅轻微下降至61%。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数据,截至去年一季度末,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债总额约为90万亿元。其中,带息负债约为72万亿元,占全部企业债务60%。到了三季度末,规上企业中国有企业总负债与营业收入的比值仍处在99%的高位,非国有企业却只有37%。

三是从融资结构来看,大企业高于小企业。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社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社科院报告显示,截至去年3季度末,银行贷款余额80万亿元,占非金融企业负债总额64%。大型企业以国有企业居多,更容易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总体杠杆率更高。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最首要的任务是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而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最艰巨的工作是降低企业部门债务率,提高利润率,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表明,去杠杆不能“一刀切”,不能只看“去”了多少,“降”了多少,应“有压有保,去中促优”,控制杠杆水平、优化杠杆结构、提升杠杆质量。

    为此,建议:

一是优化国有资本投资结构。根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要求,有的放矢,分类施策。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国有资本存量;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用好国有资本增量。重点支持传统周期性行业国企的兼并重组和脱困发展。坚决淘汰僵尸企业,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主导,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重视财务投资,支持成长性好或具有新技术新业态的民营企业。

二是改善国企债务结构。加快建立国企资本金补充机制,允许企业通过财政资金、民间资本、国外资本等多渠道、多元化补充资本,确保企业资本充足率保持在适度合理水平。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和资本金约束机制,科学确定业务发展规模与速度,抑制盲目投资冲动,推动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随着债转股工作推进,要切实规范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防止其对高负债国企的过度干预或过度保护;加强事前筛查、事后监督,防范道德风险;公开公正确定债转股价格,保障国有资产权益。

三是完善市场融资结构。目前,我国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如服务中小企业的新三板推出两年多,做市指数阴跌63%,许多企业只能通过银行等渠道融资,进一步推高杠杆率。应借助金融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破除隐性垄断,稳步推动供应链金融、投贷联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IPO改革、新三板建设、规范完善“四板”市场,做强分层有序、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