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9-03-05     来源: 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强化科技支撑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例,我们在云南调研时了解到,“水肥一体化减量循环”技术可使万亩实验地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39%、56%、72%,降低肥料施用量25%至35%;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技术应用显示,农药使用量减少51.6%,增产14.7%。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达到了源头控污、农业提质增效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投入,增强科技创新对污染防治工作的保障力度,但其支撑能力仍相对不足。比如,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流域水环境管理、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关键性技术突破,但当前我国湖库富营养化严重、地下水环境质量差、饮用水安全隐患多,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基础性研究不足,污染治理治标不治本。我国对环境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基于任务导向、应急解决问题,缺乏对环境问题的整体性、长期性、规律性的持久研究,不足以支持对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的研判和破解。以河、湖水环境治理为例,相关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对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对影响水质变化的污染源的精准解析、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等基础性研究投入不足,导致治理措施难以对症下药,水质难以从根本上好转。如,“十一五”以来,太湖流域污染治理投入已达1653亿元,但近年湖体总磷浓度却仍有反弹趋势。20年来,云南滇池治理实施项目240个,总计投入超过500亿元,其中研究和管理类占比仅1%,水质却仅由劣V类改善为V类。

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足,污染治理效率不高。随着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大、投入增多,污染防治技术层出不穷,但真正实用有效,能够推广应用的不多。如,云南洱海治理启动5个重大科研课题,形成不少科研成果,但实用技术较少。究其根本原因,是当前科研成果、人才评价“指挥棒”存在偏差,导致一些科研成果成为污染防治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

三是科技创新协同性不足,污染治理水平不高。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统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协同创新是关键。但目前科研资源统筹不足、科研力量整合不足、科研项目关联性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如,有的项目不同科研团队、甚至团队内部之间,各自为战,缺少必要的科研成果交流和信息共享;有的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互不相关、科技研发与治理“两张皮”等。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首先,重视污染物本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着力围绕污染物特征、演变规律、来源成因等基础科学问题开展联合科研攻关,与强化自然环境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污染防治等基础应用研究相结合,形成系统科学解决方案。其次,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管理支撑-产业孵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基础研究的内生动力。坚持污染防治理念创新,促进共性、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协同研发。推进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管理创新,为环境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是优化科技评价制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坚持目标、问题和管理需求导向,注重技术的综合性、整体性、有效性和可复制、可推广价值;注重技术集成和有效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实用性。尤其应关注生态农业等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在增加生态效益的同时扩大经济效益,提升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协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尽快建立系统的污染防治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统筹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成果和信息交流、统一目标和约束机制,促进环境科技创新形成合力,为污染的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