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长江经济带近海海洋综合治理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9-03-07     来源: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期以来,长江近海海洋环境、生态、灾害问题突出和生态服务功能受损,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区域性和复合性。

一是陆源入海污染负荷大,近海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据2017年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公报,江苏、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水质为差和极差,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分别占管辖海域的18.2%、70%、58.9%。直排海污染源中,三省区废水排放量为23.4亿吨,化学需氧量(COD)8.3万吨,总氮2.6万吨,占全国的37.1%、48.1%、46.7%,主要重金属六价铬、镉、铅等分别占全国监测入海量的73.2%、61.4%、35.7%。据2017年东海海洋公报,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约933.1万吨(其中长江682.8万吨),氨氮约7.2万吨,总磷约17.7万吨,石油类约4.1万吨,重金属约6220吨,砷2152吨。

二是近海富营养化加剧,生态系统呈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2017年夏、秋两季,长江经济带近海海域重度富营养化面积分别为1.25万和2.19万平方千米,其中,杭州湾严重富营养,长江口重度富营养。2017年,共发现赤潮34次,累计影响面积约2168平方千米;浒苔绿潮最大覆盖面积达1.74万平方千米,严重影响沿海旅游业、海水养殖业和海洋生态环境。近年来,长江口及浙江夏秋季节频繁出现海域20~35米水深范围内缺氧现象,局部形成溶解氧含量低于2.0毫克/升的“死亡区”,严重影响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安全。总体而言,长江口、乐清湾、苏北浅滩和杭州湾等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

三是海平面和近海水温持续升高,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加大。1980年~2017年,我国沿海气温与海温均呈升高趋势,速率分别为0.39℃/10年和0.23℃/10年;同期海平面呈上升趋势,速率达3.3毫米/年,预计未来30年沿海海平面上升约70~155毫米。同时,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速率一般为5毫米/年,导致海平面相对上升,加大长江口、杭州湾咸潮入侵的频率和强度,增大沿海风暴潮、海岸侵蚀和洪涝灾害风险。

四是大规模人类活动导致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受损。首先,区内围填海强度、规模大,约占全国围填海总面积的40%,其中填海导致滨海湿地大面积减少。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的部分重要栖息地、越冬地被蚕食或者消失,对珍稀濒危候鸟生存造成严重影响。其次,大陆岸线长度约3200多千米,其中人工岸线2060千米,占比超过64%。再次,尽管近年来实施了海洋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但由于近海污染严重和过度捕捞,包括舟山在内的东海近海渔业资源已陷入枯竭,几乎无鱼可捕。最后,长江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水文节律变化,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潮区界显著上移,枯季上移220千米,洪季上移82千米,加大江西九江到安徽池口沿江地区洪水风险。

为此,建议:尽快实施近海海洋综合治理,科学、全面、系统地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

一是坚持陆海统筹,编制陆海一体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坚持生态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海域、海岛、岸线功能分区,明确空间管控要求,形成海陆协调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布局,构建从山脊到海洋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加强长江、钱塘江等入海河流水利工程对河口水沙调控的综合管理。

二是重视以海定陆,实施陆源污染减排和沿海养殖污染管控。特别是要降低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总量,倒逼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绿色发展。

三是实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积极推进“蓝色海湾”“生态岛礁”和“生态堤防”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逐步修复滨海湿地和自然岸线。

四是建设陆海一体化的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健全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海洋灾害、污染风险的监测预警及应急响应制度,提升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