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刊|九三学社中央提案选登十九:关于加强鄱阳湖枯水期生态水位控制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0-05-19     来源: 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的重要水源,贡献着长江15%左右的水量,享有“长江之肾”的美誉。它独特的江湖关系和水文节律致使湖泊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在枯水期形成利于鸟类生存的洲滩湿地生态系统,将鄱阳湖造就成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和国际重要湿地,成为全球98%以上的白鹤种群(黑颈鹤等)聚集越冬重要栖息地。但是,近年来枯水期的持续提前与延长,改变了鄱阳湖原有的水陆交替规律,加剧了洲滩湿地植物向旱生草类演替,大幅减少了作为白鹤食物来源的沉水植物生长面积,压缩了水域生物的栖息空间,严重影响了鄱阳湖枯水期生态环境状况,进而将改变鄱阳湖的生态特征与湿地功能。

201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连续气象干旱,更是将鄱阳湖星子站12米低水位出现时间比1956~2018年平均日期(11月6日)提前了55天,导致湖区大面积低洼地段干涸、沉水植物死亡,多数旱生植物(如苔草)提前发育并向低处生长,甚至往年江豚集中的水域也成了裸露的洲滩。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端干旱是枯水期提前的主要原因。江西省2019年7月下旬以来的降雨量比多年均值偏少近6成,排有记录以来倒数第2位,且长江中下游及五河控制站水位普遍较同期均值低。总体补给水量严重不足,导致鄱阳湖进入枯水位时间比常年大幅提前,甚至比三峡水库蓄水后2003~2018年平均日期(10月14日)提前了26天。另外,有研究称鄱阳湖流域未来几十年干旱指数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径流干旱概率显著增加,加大了枯水期进一步持续提前的风险。

二是上游下泄水量减少是枯水期延长的基本原因。建坝后因上游枯水期蓄水,鄱阳湖平均水位明显下降,星子站2003~2014年平均水位较1991~2002年下降1.32m,其中10月和11月水位下降比例分别达12.78%和12.59%。该站低于12米枯水位的年平均天数从1956~2002年的平均76.8天增加到2003~2018年的101.1天。

三是湖水外泄能力加大是枯水期提前与延长的重要诱因。一方面,上游调蓄显著减少了伏秋径流,降低了每年9~11月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的湖口水位,比建坝蓄水前平均水位降低达2.8米,致使鄱阳湖出口水位差增加,增加了湖水排江能力。另一方面,2000年以来的湖区采砂改变了湖盆地貌,都昌至湖口段12米高程以下河道过水面积扩大了上万平方米,加大了外泄水量的过水能力。

作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量,避免枯水期过长、枯水位过低。

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机制,增加枯水期下泄流量。长江保护与修复以及长江驻点研究应整体统筹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控制,深化流域管理和地方水利、环境、农业等部门的有机融合,建立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机制,将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控制纳入总体调度考核目标;“十四五”相关规划中应考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以及水经济等综合因素,强化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控制,优化联合调度实施方案。

二是挖掘鄱阳湖流域生态用水资源潜力,增加水资源供给。强化流域工农业节水措施,深入进行城市和农村污水治理,挖掘流域生态用水资源潜力,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估鄱阳湖流域现有蓄水工程枯水期生态调水潜力,提升枯水期流域自我生态用水调控能力。

三是实施鄱阳湖水下地形复原工程,降低枯水期湖水下泄流量。根据生物习性,营造水下地形生境;非生物栖息地区域,实施兼顾防洪与江湖联通的生态水利工程,适当恢复鄱阳湖水下地形,降低枯水期湖水下泄流量,延迟枯水期水位下降速度。(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