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Document
张亚忠:将郑州列入全国药品进口口岸城市
发布日期:2013-03-14来源:东方今报 【字体:】 【颜色:】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领头羊”,“郑州市如何加快发展”成为驻豫全国政协委员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亚忠告诉记者,今年他连提三份提案,建议国家支持郑州市在航空口岸、药品进口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发展。

  将郑州列入全国药品进口口岸城市

  目前,全国共有19个药品进口口岸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仅有武汉1家,而涵盖5省30个省辖市共1.79亿人口的中原经济区尚没有药品进口口岸城市。

  “近年来,河南医药工业发展迅速,2011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17亿元,居全国第4位,医药行业进出口总额实现50亿元,其中进口总额超过40亿元”。张亚忠表示,郑州具有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具备良好口岸及监测监管条件,“河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已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现联网,具备承担口岸药品监督管理职能的良好基础”。

  在张亚忠看来,将郑州列入全国药品进口口岸城市,有利于充分发挥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势,实现药品进口口岸与公路、铁路、机场优势集成,优化全国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布局,促进医药生产及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张亚忠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关总署等部委将郑州列入全国药品进口口岸城市。

  支持郑州航空口岸开办落地签证

  “目前全国已有32个城市开办落地签证业务,但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与边境地区”。张亚忠在说到落地签证的问题时表示,实现郑州航空口岸落地签证,是完善口岸功能,优化投资环境,促进郑州航空枢纽建设的现实需要,有利于提升河南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特别是最近几年,河南境外游客和郑州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增长迅速,对开办口岸落地签证业务需求迫切”。张亚忠向记者出示的数据显示,2011年河南省共接待入境游客168.29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不包括港澳台游客)104.29万人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0.8亿美元;2011年郑州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30万人次,同比增长26.3%;2012年出入境人员达41.05万人次,出入境航班3946架次,同比增长33.73%、57.13%,其中外国人出入境59203人次,入境29370人次。

  “基于现实情况,建议公安部、外交部优先考虑河南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外国人入境条件,支持郑州航空口岸批准开办落地签证业务”。张亚忠表示,这样一来,郑州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境外人员投资经商、旅游观光,从而推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支持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同财政部等八部委,批准确定郑州、上海、重庆、杭州、宁波等五个城市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这个试点怎么进展?如何最快地发挥效应,成为中原经济区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张亚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可以有效带动商业、航空、物流、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对促进中部崛起意义重大”。

  张亚忠建议,海关总署、国家检验检疫总局、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尽快给予河南一定支持。

  在这份提案中,张亚忠提到,建议海关总署允许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内开展商品直购及直销业务。他还希望国家检验检疫总局给予这个试点这样的支持:精简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涉及物品商检申报材料、简化审批程序,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商检要求。

  另外,张亚忠建议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对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内开展直销直购、进出口许可、结汇、退税、企业入驻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