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Document
张桃林副主席呼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
发布日期:2013-03-14来源:搜狐 【字体:】 【颜色:】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日前在承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一组数据:抽样调查标明,我国留守的务农农人平均年龄为55岁,其间女人超越6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近83%。

因而,关于“乡镇化”这一论题,张桃林的视角与常人不相同。3月10日,张桃林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搜狐网联合主办的两会访谈时表明,乡村劳动力向乡镇和二三工业搬运,是必然趋势。2012年,我国农人工数量到达2.63亿人,而且以每年900万人~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将来“谁来种田、怎么种田”已经成为逃避不了的疑问。

本年,张桃林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了一份主张,呼吁加大新式工作农人培育力度。他表明,大众十分注重农产品质量疑问,需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但若是追根溯源,要进步农产品质量,就要对农人本质的进步予以满足注重。

他说,我国如今要花大力气加速新式农业出产系统的构建,新式工作农人是其间最重要的“细胞”。若是仍是千家万户的小而涣散的农业运营形式,农人的本质、出产资料的运用、现代科技的运用都有限制,对资源运用功率和农产品质量都会产生影响。

张桃林说,咱们如今所说的乡镇化,要有土地的保证,要有工业、工作的支撑,要有生齿的集合,还要有公共效劳,这样才是乡镇的概念。可是,如今有些当地,土地的乡镇化快过人的乡镇化,实际上不是真实的乡镇化。

他以为,从我国国情来看,合适推动“就近乡镇化”。乡镇化必定要跟农业现代化一同推动,开展现代农业,延伸农业的工业链条,进步工业化水平,然后处理就地工作,完成“就地、就近乡镇化”,进而处理当前呈现的“生齿大活动、交通大运送、家庭大别离”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育新式工作农人。

张桃林指出,我国的土地产出率并不低,可是农业劳动力的分母很大,劳动出产率很低。我国农业劳动力上存在的疑问,首要不是人数的疑问,而是质量、布局方面的疑问。如今乡村劳动力中白叟、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比较多。

张桃林分析,在培育农业后继劳动者方面,发达国家遍及采纳立法保证、强迫教诲训练、严厉工作准入和出台优惠方针等办法。例如,法国政府赞助公立农业学校对务农青年公民供给免费工作教诲,并强迫需要其取得工作教诲证书后方可务农。欧盟一起农业方针新一轮变革方案中提出,将农业补助方针中“直接付出”的2%,专门用于扶持40岁以下的青年农人。他在美国调查时见到,农人要想运用某些出产资料尤其是农药,需要有资质证书,证明个人对这方面的常识、技术有所把握。

反观我国,我国新式工作农人教诲训练投入适当缺乏。张桃林表示,中央财务撑持的农人训练“阳光工程”项目,每年只能训练农人300万人左右,覆盖面不到5%,且大多归于通常性技术训练。从当地来看,产粮大县往往是财务小县,加之农业对拉动当地GDP奉献有限,因而,当地难以有满足的动力和财力投入到量大面广的训练中去。

“国家如今搞学历教诲,咱们期望实施免膏火,就像中等工作教诲相同,当然,要跟农人的出产日子相适应,搞弹性学制。咱们搞了一个百万农人中专生训练方案。通常的工作教诲,涉农专业可避免膏火,那么咱们对农人、新式农人也能够。如今还有一些农人不必定承受学历教诲但要承受训练。总归,一个是学历教诲,一个是工作训练。”

张桃林以为,现有工作院校的涉农专业,必定程度上存在“去农化”倾向,首要是因为“适销不对路”,教诲跟工业需要脱节,培育出的毕业生不能够在乡村有所作为,本身也不具备这方面的动力。张桃林主张,国家应研讨建立新式工作农人中等教诲专项,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出产运营型工作农人实施中等工作学历教诲,实施免膏火和国家助学方针,培育具有农科中等工作教诲水平的工作农人。

他还主张,为了进步农人的积极性,能够出台新式工作农人的扶持方针。比方,农人经过学习取得相应资质后,能够优先取得流通土地,金融信贷、农业补助、农业稳妥、社会保证等方面也向这些农人歪斜,让国家的优惠方针优先落实到新式工作农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