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Document
孟安明:重视成绩不能以牺牲中学生的体质为代价
发布日期:2013-04-24来源:九三学社北京市委 【字体:】 【颜色:】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根据近十几年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有关资料表明:中学期间,虽然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学生体质却持续下降,肥胖率和近视比例从小学、初中到大学不断增加,肺活量、速度耐力等体能素质持续降低。我们的家长和学生由于接受各种重智育、轻体育意识的灌输,学生们每天疲于奔命地学习,再加上独生子女怕苦怕累的问题,形成了学生群体独有的生活习惯,既没时间去运动,也基本上不喜欢运动,更怕繁重的体力劳动。在课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营养过剩的情况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严重下滑。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没有身心健康这个基础,就是学习再好,将来也难以肩负起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责任。

1、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1) 学校体育政策与制度保障缺位,使学生体育锻炼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

(3)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闲暇时间过少,体育活动时间更少;

(4)运动安全防范不力,体育伤害事故引发因噎废食现象,使体育课和活动中尽可能减少运动量、尽可能降低难度,因此现有的体育课和活动实际对增强体质意义不大;

(5)学习时间长,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6)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7)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失调;

(8)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而对孩子身体体质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

2、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建议:

(1)改革高考制度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根本

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不全面,特别是现行高考制度的评价导向不够科学。在学生升学压力较大、高考招生只注重分数的情况下,学校不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家长忽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学生漠视自己的体质健康,而同时学校体育工作又得不到高质量、强制性、全面性的开展,致使学生运动不足、课业负担超重、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所以,若想长远解决学生体质下滑的趋势,改革高考制度,将教学与升学必要剥离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

(2)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

增强学生体质不仅是教育和体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责任。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迫切需要提高全社会对增强学生体质重要性的认知度,需要积极宣传学生体质健康是我们整个民族健康的根基。广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让孩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一生幸福应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大量事实证明,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即使品德再好、学问再大,也难以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幸福生活。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子观、成长观、健康观,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氛围,并为之付诸实践。

(3)深入贯彻落实中央[2007]7号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因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问题,我国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表明中央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政策要落实到位,监管要配套。国家的政策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更需要部门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政策的落实做出一定的监管措施,不能公文一发就完事,还得对执行情况做一定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弄虚作假的情况。无论主管体育的教育部门、学校、还是体育老师,都应该认真的执行国家的政策,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学校要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开足并认真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4)切实改革体育课程,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基础设计课程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程6年来的改革,遭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甚至有学者称,改革的6年正好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较大的6年,无论是巧合还是有相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体育课程改革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和基础出发,设计出切实可行、便于学校和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的课内和课余一体化的课程方案,使学生能熟练掌握1-2项锻炼身体的体育技能并养成习惯。

(5)将教学事故风险纳入市场化运作,保障体育教师的权益

体育活动难免磕磕碰碰。现实情况是,孩子一旦在体育课上出现了擦破皮肤的小“事故”,维权意识过分的家长就兴师动众,找学校、找老师、告法院。面对这种现状,体育老师在上课时如履薄冰,部分体育课上原有的跳跃、投掷、单双杠等项目不得不放弃,导致体育课难以保证强度和负荷。建议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所有体育设施的安全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将教学事故风险纳入市场化运作,从而改变长期的家长和校方纠缠不休的局面。同时,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认真学法、知法,自觉用法律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以减少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