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认识体会
王辉耀:海归成海待只是海归大潮中的一股潜流
2008-11-26 08:32:02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

王辉耀: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2005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北京市政协顾问,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自1872年容闳率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始,中国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到1978年的百年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不过13万。而从1978年至2007年,留学人数急剧攀升至120万,几乎为前者的10倍。曾有人戏称:“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中国留学生。”

30年来,中国留学生群体便开始壮大,足迹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而这些遍布全球的留学人员,不仅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一支促进中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同百年前的留学潮比,这30年来的留学潮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海外学子们“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决心。

最初的留学生都是以公派为主。1981年,虽然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已经放开,托福考试也于这一年进入中国,但由于当时并没有“先富起来”的群体,国民平均收入与西方相比普遍差距悬殊,再加上社会观念的盲区、信息不对称、手续复杂,能够靠自己出去留学的人是凤毛麟角。随着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加上1985年政策的日渐完善,例如简化手续取消“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等,再如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中国向外留学的大门才算完全打开。公费留学生的总数并没有减少,自费留学生的总数则呈爆炸性地增长。目前,百万留学人员中90%是自费留学,中国开始从精英留学大踏步地进入“准大众化”时代。

不仅如此,留学专业也发生了变化。最初派遣的留学生多以理工为主,中国出国留学主要也是学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而经济管理类和人文学科类等专业早期留学人员涉及较少。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尤其市场经济催发了创业大潮,人们甚至意识到科技的现代化也需要伴随科技的产业化。因此,我国留学人员的专业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更多的人选择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会计、医科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实用型学科,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也使人文社科专业的留学生日渐增多。这也反映了现代人越来越意识到,科技的现代化必然伴随着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

现在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便是出国留学的整体年龄越来越“青春”。其实在国内老三届的大学生当中,就有很多都是高龄生,公费留学一般又多是出国读硕士、博士,因此年龄普遍偏大。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中国从中学教育到高考再到高等教育竞争激烈,教育实力却又不佳,与自身的国际地位严重不相称,整个体系也屡遭诟病,因此,留学低龄化的趋势开始出现,许多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读本科,甚至是读中学。这也跟我国政府制定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有关。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规模越来越大,从攻读博士逐步发展到硕士,甚至是在海外读本科或中学。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出国留学人员发生了变化,归国的留学人员也发生了变化,反应在数量上便是归国人数的增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一直以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截至2006年底的统计表明,留学回国人员已经超过27.5万人,仅2006年一年,回国留学人员就达到4.2万人,年增长率为21.3%。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以预测的是,未来10年,中国将迎来留学人员回国的高峰。

上个世纪80年代回归的留学人员,特别是公费留学生,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国有企业就业。但90年代以来,大多数的海归人才都在体制外就业,主要活跃在新经济、高科技和第三产业领域,西方跨国公司的在华高管、新经济领域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留学生出身,这些高层次人才是中国新经济发展发展的主要推手。随着本土企业(包括国有和私营)走出去的需要,海归人才未来还将在本土企业国际化上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海归人数的暴涨,海待也开始成为了新的社会现象,很多人感叹如今的海归贬值了。其实,海归成海待只是海归大潮中的一股潜流,它反应更多的不是海归多少的问题,而是海归标准的模糊,更折射了出国热中的混乱与盲目,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海归仍然是稀缺。海归变海待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但海归变海鸥却是一个发展趋势。随着国家人才政策从强调“回国服务”演变为“为国服务”,海鸥形态将成为吸引海外人才归来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国家政策的宽松,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方式日益灵活,特别是在两地跑的海鸥群体也开始壮大,我预计人才环流也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3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热血青年,今日已经成长为有担当的有为之士。作为社会新阶层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留学生群体以自己百折不挠的努力,与国人一起实现了中国社会的不断转型,推动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延展,在新的起点和新的高度上担负起了民族振兴的重担,下一个30年,任重道远,将是中国留学人员带来更大变化的时代。(摘自:王辉耀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