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连线基层>>才艺展示
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2011-06-29 11:59:30九三学社福建省委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回顾过去过去的62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发展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再发展到“亲密友党”,形成了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互相监督的基本政党关系。在充分认识和肯定这些政党关系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敌对势力影响,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出现了不良思潮:一是来自共产党内部。一些人认为民主党派人员的增多势必影响共产党的发展,从而抑制民主党派成员的发展;二是来自民主党派内部。少数新成员认为在民主党派之中很多领导人都是共产党员,组织学习和生活逐步仿效共产党,民主党派的特色正在消失,因而误解共产党。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势必影响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加强合作、推动统一战线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目标的一致性

尽管在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所肩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在新世纪、新阶段,其奋斗目标却是一致的,即都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所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参政党他们的各项工作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都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都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他们团结合作,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他们面向未来,肩负着更大的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等事业中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奋斗目标的一致性使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们之间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二、制度的统一性

中国当代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除了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在这些政党当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党派坚持多党合作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政治协商制度,共同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的决策及其执行过程进行协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别于某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在中国60年来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将是长期共存的关系。

三、地位的平等性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法律地位平等的政党。他们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在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的平等闭。各政党可以凭借有关法律与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规范自己的行为,发表自己的主张。维护自己的利益,避免成员之间的交叉,独立自主地开展组织活动;还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多党合作法,以对各党派的组织、活动、责任、权限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更为明确的规范,维持和巩固其政治平等的关系,从而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民主党派参政的法制化运转。在法律面前,它们是平等的关系。

四、利益的趋同性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有共同的利益,也有自身的利益。它们的共同利益表现在实现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的分配。它们各自的利益无非是政治安排、职称晋升、办公条件和住房条件的改善、组织活动经费的保证、落实政策等政治上的利益和经济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主党派代表的是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它们都为人民谋福利,都关心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切身的利益问题。如果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行整合,畅通利益的组织和渠道,减少利益表达环节,使社会在多元利益诉求相冲突的时候达成平等坦诚的交流与协商,满足利益的要求,实现其政治意愿和利益的确认,可以缓解各种矛盾,推进政党关系更加和谐地发展。从现实情况看,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总体上和谐的关系。

五、合作的主动性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与协商,是依靠相互的信任主动来完成的。中国共产党主动站在前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对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事项的决定及各项工作方面,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人士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在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主动聘任民主党派成员担任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等,以监督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工作顺利进行。民主党派则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努力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人民代表的身份进入国家权力机关、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工作机制,发挥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之间互相信任,互通信息,互相监督,互相提供更好的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新型的合作关系。

六、职能的多样性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职能,尽管党章没有明确指出,但一些学者专门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职能包括有民意与利益的综合职能、政治录用与输送精英职能、纲领与政策制定职能、政治整合与维持稳定职能、政治灌输与教育职能、领导职能、执政职能、服务职能、监督职能、文化职能、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等。民主党派由其所处的政党制度结构决定,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两大基本职能。它们在履行这些职能的过程中,各自发挥了领导核心和参政党的作用。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政党制度建设的完善以及对政党职能定位认识上的升华,它们的职能还将不断地扩大、充实和完善,还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七、特点的鲜明性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分别由不同阶层所组成,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特点是“三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三个代表 ”和“先进性 ”,即“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成员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具有先进性特点。而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主要代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出版、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特殊人群利益,其成员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中高级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这些政党成员具有典型的政治联盟特点,分别代表各自政党的形象,享有不同的权利,履行不同的义务,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互相区别的关系。总之,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单向的、单方面的,而是亲密的、共存的、平等的、和谐的、合作的、互动的、有别的关系。这既取决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目标的一致性、制度的统一性、地位的平等性、利益的趋同性、合作的主动性,还在于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职能的多样性和特点的鲜明性。它们的共同存在和发展,无疑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必须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特点和作用,使各政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保持和促进政党之间关系的和谐,共同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陈晓辉 九三学社福清第二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