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学习杨佳同志>>媒体聚焦
中新社:“科技先行”助中国残疾人享平等权利
2011-10-25 15:54:18中新社

作为盲人自强的典范,中国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的社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佳于今年5月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

这是一份特殊的荣誉,因为该奖只表彰“从哈佛毕业6年以上,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方面,在当地、本国乃至国际上均取得了重大和有意义贡献的校友”。48岁的杨佳从120多位有成就的提名人中脱颖而出,此前18位获奖人当中15位曾任美国政府官员。

杨佳近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肯尼迪政府学院颁此奖,是因为她作为中国公民,为残疾人权利所做工作跟人们的幸福、社会公平和谐息息相关,“也等于是对中国人权事业方面的一个肯定”。

2001年,杨佳成为考入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第一个外国盲人学生,并通过一年学习取得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回国力推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权利,她说,中国助残应从设施无障碍转到信息无障碍。

作为倡导者和使用者,2008年10月,杨佳协助中国国家图书馆成立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她说,她每年从3万本新书中挑选600本向盲人朋友推荐,由馆方转换成数字图书,获得确认的盲人读者可以通过因特网登陆、“阅读”新书,这项服务深受欢迎。

在联合国会议上,多国代表称中国帮助残疾人养成阅读习惯的做法“非常务实”。杨佳说,如能从因特网上提供更好服务,残疾人融入社会将更便捷。因此,以创新科技帮助残疾人取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努力开拓的新领域。

杨佳告诉记者,国际间助残理念已发生革命。不再是科研工作者为残疾人这个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某些产品,而是每一个产品应在科研、设计阶段把各个人群的需求融合其中,进行“通用设计”。

2008年底,杨佳作为中国政府代表竞选新设立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副主席。这个委员会关注各国残疾人的福祉,负责推动科技产品助残标准的建立与完善。

任职联合国后,杨佳随即在国内开启《科技助残全球化及标准化》这一科研项目。她说,中国能否把这个领域做好,让国人受益、打开世界市场,也关系到向世界说明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我在报告中说,残疾人要‘平等•参与•共享’,科技一定要先行。”

这是一项崭新、庞杂的工作。作为九三学社社员,杨佳已透过参政议政渠道向有关方面建议由政府成立“科技助残全球化研究中心”,设专门团队展开探索。

杨佳说,一方面,产业助残国际标准正在不断推出,相关工作一定要与世界接轨。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自“十一五”规划就有多个研究机构各自展开相关研究,但“要成为通用设计的话,一定要有合力,单独的投资不是世界趋势”。

出生于湖南长沙的杨佳,1978年仅15岁时就考入郑州大学,19岁毕业留校任教;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院,24岁成为该院最年轻的讲师。29岁时,她因视神经病变失明后历经痛苦的努力重返讲台,其《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课程极受学生欢迎,被评选为“杰出贡献教师”。(刘舒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