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阮雪榆


阮雪榆(1933年1月6日—2019年2月3日),出生于上海,压力加工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阮雪榆祖籍广东中山,祖父是澳大利亚华侨,外祖父是泰国华侨,父母移居中国。父亲是上海的工商业者,母亲是著名的医师。1933年1月,阮雪榆出生在上海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静安别墅”内,时值日军侵占中国山海关之时,山海关又名榆关,取名“雪榆”,乃寄寓雪榆关耻辱之意。阮雪榆小学是在上海当时由广东旅沪同乡会办的郇光小学就读的,毕业后转入上海新闸路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念初中,高一时转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这是他人生路上重要的一站,著名的教育家、时任南洋模范中学教师的赵宪初教授他三角课程,赵的严格教风和教学方法使阮雪榆终身受益。

1950年,阮雪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在大学期间,他又遇上了一位好老师——庄礼庭教授。庄教授不仅在业务上对他严格要求,更在生活上、思想上对他关怀备至。阮雪榆一直心存感激,他说:“我的治学态度和研究方法都得益于庄礼庭教授的指导。”

1953年,阮雪榆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事材料塑性成形技术研究,1983年组建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并任所长。1994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塑性成形工程系,阮雪榆任系主任。1996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在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基础上组建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阮雪榆任主任。

1959年,阮雪榆开始冷挤压技术方面的研究。“趁热打铁”是锻造的基本概念,但这种工艺费时费力,而且产品质量难以提高。阮雪榆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他能反其道而行之,用“趁冷打铁”的冷锻技术(冷挤压技术),即一种少、无切削加工技术来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工艺,使产品加工不仅省时、省力、省料,而且质量大大提高。阮雪榆凭借扎实的机械学、力学、材料学等基本知识,成功地在有色金属冷锻的基础上,在中国首先研究成功黑色金属冷挤压技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冷挤压许用变形程度理论,为中国建立完整的冷挤压工艺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冷挤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1963年,阮雪榆30岁时写出了《冷挤压技术》一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的问世,对中国冷挤压技术的理论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被北京工业学院作为教科书。

十年动乱中,阮雪榆被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为了《冷挤压技术》这部书上的一个图案,他还被打成“现行反革命”。1969年,当阮雪榆被列为“控制使用”对象之后,他才有机会继续研究冷挤压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尽管受到“控制”,但阮雪榆不顾当时的恶劣环境,将这项新技术逐步应用在轻工、机械、航空、兵器等生产上。他与他的学生们先后在中国研究成功各种黑色金属、奥氏体不锈钢、合金钢、高温合金等材料的冷挤压和温热挤压工艺40余项,不仅大幅度节约了原材料,而且成十倍甚至数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78年,阮雪榆成功研发的“冷挤压技术”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被中国同行专家推崇为中国的“冷挤压技术之父”。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一旦认准了方向,下定决心,就要一往无前地走下去”,这是阮雪榆最大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当国内纷纷效法从事冷挤压技术时,阮雪榆就预见到模具技术在中国潜在的生命力,他及时把注意力转移到模具技术的开发上来。1983年,他在上海交大、二轻局和上海市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并任所长。他把建所目标定位成“创建一个有自我激励、自我完善,既保证人才相对稳定,又能相对流动,能支持年轻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既能创造良好条件,与国际接轨,又能对中国生产更好地促进,对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所贡献的研究机构”。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重点抓轻工业,模具制造就显得非常重要。当时,用计算机进行模具设计不要说中国没有,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阮雪榆看准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将是今后行业发展的方向,他首先提出:“搞模具就必须搞计算机辅助设计。”下决心要把模具所的研究转移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上。当时某国模具工业协会会长听说了他的想法,私下与他交谈时说:“把计算机技术用在模具上是行不通的。”但阮雪榆不为所动。他知道,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历史提供给模具技术研究所的一个机遇,抓住它,就是抓住了科技的新生长点,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科研经费捉襟见肘,阮雪榆一时感到举步维艰。1983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科研经费问题,阮雪榆决定对研究所进行战略性改革,就是把研究和产业联系起来,彼此合作。他希望能建立起一个高起点、能消化、吸引、发展国外先进技术能力的模具技术研究开发中试基地,走出一条科研、生产、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一条研究机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坦途。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而阮雪榆在1983年就行动了起来,真可谓远见卓识。1984年,阮雪榆冒着风险向银行申请并获得99万美元贷款,购置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和最新的设计软件。这比当时德国、瑞士等国一些同学科的研究所的设备都要好。一次,阮雪榆向美国订购了3套软件,但令人意外的是,当美方看到他所取得的成就时,竟免费赠送了32套软件。2005年,德国西门子更向阮雪榆所在单位赠送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制造业软件。

1987年,电子工业部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两个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阮雪榆负责南方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的筹建与管理。原来纵向的研究开始扩大为横向的研究。阮雪榆认为,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在锻造、模具、冷挤压等方面越来越深入,而是要在加深研究的同时,把理论技术应用到各个方面,更加大力发展“产学研”。当外国人到他的研究所生产基地参观时,连连惊叹道:“这让我感到震撼了!而不仅仅是惊讶!”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认识到本国的科学技术非常高端,但是工程技术在一些方面不如日本及欧洲等国先进,于是在多所高等院校成立多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就是“产学研”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向世界银行贷款3亿美元用于国家工程研究。1995年,国家计委批准,在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基础上建立中国国家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中心,从事模具CAD以及数字化制造领域内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发,阮雪榆任中心主任。

其后几年,阮雪榆和他的同事在模具CAD/CAM/CAE领域从事图形技术、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研究,成功完成了模锻过程反向模拟、注塑内高分子的流变数值模拟、温度场模拟、三维造型模腔加工等国际前沿课题,在国际上首次研究成功集多域、动态、随机、集成和智能为一体的智能注塑模设计系统,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阮雪榆认为,在研究所工作内容上,应当以三分之一的精力从事研究开发,三分之一的精力从事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转移,还有三分之一的精力用于对企业的工程支持。为了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必须进行有效的技术转移与工程支持,而技术转移与工程支持战略上的一个更大特点是要将科研成果对工业企业进行技术转移与工程支持。他应用“系统集成”新战略实施技术转移与工程支持。要进行系统集成,必须及时掌握国内外科技信息,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必不可少。为此,阮雪榆首次提出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共建联合研究室,帮助企业解决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中的具体问题。这样,研究所既得到了充分的资金支持,也学习到了国内外著名企业的高新技术的管理模式,更得到了最新的战略和技术信息。

阮雪榆领导模具所先后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EDS公司、日本沙迪克株式会社、日本松下电工株式会社、瑞士FEINTOOL公司、德国SIEMENS公司等国际一流跨国公司建立了30多家联合研究室和应用中心,如福特—上海交通大学C3P联合研究室、瑞士FEINTOOL联合研究室,日本高田—交通大学汽车安全联合研究室,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在提交美国国会的报告中,四次提到了他所带领的研究所,更在其报告中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议案的全球几十个国际研究单位中将交通大学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列于首位。2010年3月,法国总统萨科奇的科技顾问Belloc教授来到中国拜访阮雪榆,与他相谈甚欢。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也特地前来看望他,并为研究所题词:“研究+教育+生产=未来!”日本国平田机工株式会社负责人平田雄一郎致函阮雪榆及其团队:“非常感谢这次关于对本公司的自动设计开发的全面支持。对于本公司来说,本件项目是一个长年没有完成的课题。以前我们在日本国内也做过一些开发,但是却没有达到好的成果。在你们协助下开发出来的划时代的自动设计,把需要2—3天的工作时间变成1个小时左右,同时,这个系统的对象不光是输送机,还可以应用于更多的设备设计上,因此本公司能得到更多的改善设计的技术。你们开发项目非常迅速,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

阮雪榆勇于开拓创新、成果显著,对工业生产和技术进步有重大贡献。曾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项目。主编了《模具CAD/CAM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汇编》等4部专著,共100余万字。培养硕士400余名、博士150余名。完成科研成果400余项,成果转移和技术服务覆盖了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及美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多个国家,涉及轻工、电子、机械、航天、汽车和仪表等10多个行业。阮雪榆所带领的团队取得软件著作权和专利几十项,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和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

阮雪榆现任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主任、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首届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冷锻技术首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上海交通大学C3P联合研究室主任、瑞士FEINTOOL公司高级顾问、国际冷锻学会ICFG会员、德国ProductionEngineering-ResearchandDevelopment杂志、英国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ogy(荷兰出版)编委。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日本国熊本大学荣誉教授。曾任韩国InternationalJournalofAutomotiveTechnology杂志、德国ResearchinEngineeringDesign杂志编委、国际环境保护与制造委员会(ICEM)常务委员。

阮雪榆在产业开发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他顶尖的学术基础。他说过:“要在学术基础上搞产学研。深厚的理论根底和基础根底都非常重要。”同时,他还提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研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阮雪榆认为,学习最关键的是要学得灵活。真正优秀的人,成绩未必是最好的,但他们懂得自己归纳,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他认为,一个人一定要具备学习的能力。这其中有很多内涵: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向社会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做常人不能做的事。”这是阮雪榆的座右铭,正是凭着这种信心和毅力,阮雪榆不断探索和追求,实践着一次又一次更高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