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助力冬奥| 九三学社社员张建锋带领阿里云服务北京冬奥会全面上云


不久前,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媒体采访中称赞,北京冬奥会是奥运史上第一届“云上奥运”,用科技书写了新历史,为奥运留下了全新的技术标准。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将核心系统和赛事转播全部迁移上云,在云上向全球转播超过6000小时的精彩内容,九三学社社员、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带领阿里云多支技术及业务团队,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全方位云技术服务。

 图片1.jpg

北京冬奥会赛事时长约900小时,转播内容总生产量将达6000小时,并将首次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进行赛事转播。这些内容将通过由阿里云和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共同打造的“奥运转播云”走向全球数十亿观众。奥运会不再仅仅依赖卫星传输,这被视为自196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技术变革。

奥运转播上云,支持大量转播、采编工作远程进行,使全球电视台在云端就能接收到直播信号,并提供播放器、短视频处理平台等功能,减少了对奥运现场转播设备和人员的需求。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史上最多的冬奥转播时长,但在云上转播支持下,实现了现场人员减少32%,转播中心面积缩小20%。

在观赛体验上,云网端各类技术进步,为大家带来了多样化的观看方式与全新的观看体验。在5G大规模覆盖下,借助高并发、低延时特性,将几十路高清画面实时传输,再由智能算法进行毫秒级合成和建模,将超慢动作、全景观看的电影特效式画面,带进冬奥赛事转播中。同时,我们通过人工智能合成视频技术,对运动员动作瞬间进行360度自由观看视角捕捉,这是传统的转播技术无法达到的。这项技术在冬奥会中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视觉新体验。

同时,北京冬奥会完成了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历史性工程,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以云计算替代传统IT,支撑奥运会的整体工作。在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将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全部迁移上云,实现了统一门户、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

在阿里云的技术方案中,“绿色奥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2018年,北京冬奥组委与阿里云联合揭牌北京冬奥云数据中心。冬奥云数据中心部署在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内,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借助自然力量降温,每年只有约15天需要使用传统制冷模式,能耗降低59%,实现100%无机械制冷,每年节约8万吨煤,是国内第一个年平均能源使用率小于1.2的最优用电效率典范。

巴赫在采访中表示,云上奥运正在书写冬奥会的历史。他指出,科技的潜力令人惊叹,为奥运会拓展了很多新的可能,“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探索这些可能性。”

为全面支持北京冬奥会,目前,有超过数百位阿里云工程师在以7*24小时为奥运提供不间断的技术保障,他们也将为即将到来的冬残奥会继续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