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共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又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对1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进行了更为集中、更为全面的反映,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实践和理论的重大发展。
《意见》对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诸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还对完善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等作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并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形式和程序赋予了新的内容。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深刻领会并牢牢把握《意见》精髓,进一步强化参政意识,推进合作共事,是民主党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一、认清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参政党责任感。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前景广阔。但是也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形势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天下并不太平。在国内,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各项重大改革的深入,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渗透,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时代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大力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民主的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以更饱满的政治热情,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更加努力地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做好。
《意见》完善了对我国民主党派性质的表述。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这一表述,深化了民主党派对新时期参政党性质、地位和历史使命的认识,有利于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促发展;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更加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
二、努力适应新世纪多党合作的要求,在参政党自身建设上不断与时俱进。
《意见》对新时期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目的意义、必须坚持遵循的“五坚持一保持”的政治准则、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衡量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一个出发、五个能否”的标准、民主党派政党属性的进一步表达以及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等作了深刻的阐明,赋予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新的内涵,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关于参政党建设的理论思想以及对参政党的定性定位定向,为我们今后准确把握参政党建设的内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理论政策依据。为实现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应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中国共产党共同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局面。
目前,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尚存在一些不能适应新世纪任务要求的方面,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一是成员参政议政水平与能力不平衡。要在参政热情与参政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成员整体素质。二是各民主党派发展对象趋同化。要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保持和发扬党派界别特色,为加速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献计出力。三是成员平均年龄偏大,优秀后备人才相对缺乏。要进一步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后备骨干的培养力度。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成员的思想状况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相对于老一辈来说,一些新成员缺少同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患难与共的经历和体验,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历史传统和优越性缺乏系统了解和深刻认识,这就要求民主党派认真分析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进一步加强自我教育工作,努力适应新世纪多党合作的要求,在党派自身建设上不断与时俱进。
三、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新世纪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
《意见》颁发于中发[1989]14号文件发布15周年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不仅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时期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民主党派视作真诚的朋友和合作的伙伴,而各民主党派也始终不渝地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政治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党派要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多党合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功立业。
1、提高政治敏锐性,把握政治方向,把握大局。努力学习,坚定信念,识大局,顾大体,有作为。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思想建设的中心任务。与学习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意见》精神相结合,与统一战线的中心任务相结合,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实践相结合,认真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在推动工作上见成效。
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自觉性,深化对九三学社参政党性质、地位和历史使命的认识,为巩固和发展同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掌握和善于运用新文件规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做好宣传、解释和沟通协调工作,用《意见》精神统一认识和行动。
2、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在提高参政议政质量上下功夫。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强对参政议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探索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水平的组织领导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工作激励机制,强化科技特色,大力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努力建成一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忠诚于多党合作事业,政治素质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组织协调能力强,目光敏锐、学识渊博,具有较高能力和水平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围绕科学发展参政议政,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坚持参政为民,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制定“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3、增强服务意识,化解矛盾,推动改革,推进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今年的“两会”主题,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首先在于人的和谐,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相处。这就要求社会各界都能有一个表达自身要求的渠道,社会有一个快速反映问题的渠道。九三学社作为一个与中共亲密合作的参政党,要不断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不仅要组织社员积极投身于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积极了解和反映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及其所联系的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及时发现和化解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4、立足本职,多做贡献。九三学社全体社员要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为动力,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发扬“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做到“努力去做工作、有能力做好工作、工作要有出色的成果”,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跨越争做贡献。
(笔者系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副主委、市政协副秘书长、市科技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