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望

 

 

从事科研贵在坚持

——记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得主龙亚秋

杨丽娣  刘嘉

 

龙亚秋,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2004年9月21日,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成功的科学家应该是怎样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分析力,过人的综合力,甚至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成功的科学家应该是怎样的?要有孩童般纯真透明的双眼,对世间万物充满探索和好奇,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境。在寻常人的头脑里,能被称为科学家的,必定已年长或有一种让人敬畏的气魄。我们所见到的龙亚秋,如邻家姐姐般,带着一脸亲切的微笑,仿佛是校园中擦肩而过的学生。一时间觉得,科学的殿堂仿佛是这样的亲近,不再是遥不可及、神秘莫测。

按照龙亚秋自己所说,读书至今,一路走来颇为顺畅。199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同年保送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顺利地于1993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其间作为上海有机所与日本九州大学的交换学生,于1993年8月至1993年10月在日本九州大学研修;1997年前往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IH, Maryland, USA)作博士后研究 (NIH Visiting Fellow);2000年底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从美国NIH回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药物研究所工作;2001年10至2002年2月,以访问科学家(NIH Visiting Scientist)身份应邀到美国NIH进行合作研究。2004年9月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国际生物医药和有机化学的核心杂志如 J. Med. Chem., Cancer R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Org. Chem., Biophys. Biochem. Res. Commmun., Bioorg. Med. Chem.等上发表了35篇论文; 申请了2项美国专利、5项国家专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以及科技部“973”项目等。翻看她的简历也确实能够看到,从国内到国外再回到国内,取得各项成果、奖励,确实一帆风顺。然而仔细想来,在同龄人中,又有多少人拥有这样的经历?可谓凤毛麟角。这中间有过多少灯下独坐,有过多少刻苦钻研,所遇到的困难阻力,都化成了微笑而过的昨天。龙亚秋能够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她拥有过人的聪颖与天赋,但更多的是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勇气和意志抓住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机遇。

龙亚秋主要进行抗艾滋病和抗肿瘤新药的研究和发明,针对艾滋病和肿瘤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酶或受体,设计、合成一些新结构的活性化合物阻断或调控这些关键酶或受体的功能,从而抑制病毒或肿瘤细胞的生长,并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将这些先导化合物发展为新结构的候选药物。艾滋病与癌症都是世纪杀手,是难以攻克的绝症。全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学者前赴后继、日以继夜地工作着,试图有朝一日能找出相克之法,使病患能够被彻底治愈。

迎难而上,在曲折的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开拓精神,龙亚秋选择了这条道路。自2001年初加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独立开展工作以来,首次以HIV-1整合酶为抗艾滋病药物设计的新靶标探索新颖有效的HIV-1抑制剂,围绕具有抗病毒活性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从整合酶本身出发揭示结构信息到优化基于组合化合物库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先导体再进一步对天然产物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进行合成和衍化研究,深入全面地开展了对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系统研究,获得了一批具有细胞内抗病毒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而且首次证实了HIV-1整合酶的双金属结合模式,为合理精确的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依据。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从无到有,从天堑变通途是何等的艰难。她选择走上这条倍加艰辛的道路,看似顺乎命运,其实是一种必然,是厚积薄发从容应对挑战的必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已经显现出跳跃式的进步,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推动着发明创造的不断涌现。如今的制药业,已经摆脱了丹术时代的臆想和巧合,计算机药物辅助设计、药效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微观世界的情形直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一切变得清晰可见。药物设计者则能更从容地对化合物结构进行分析、组合,选取最优性能。龙亚秋领导的课题组同时以HIV-1进入宿主细胞必须和主要的辅受体CCR5为靶标,基于CCR5与哌嗪-哌啶酰胺类抑制剂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通过发展有效和高效的化学合成方法,如建立简洁高效通用的合成路线得以在药效团的关键位置灵活引进不同结构的取代基,从而方便高效地合成出了lead-like的聚焦型化合物库,为发现结构新颖药效显著的CCR5拮抗剂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在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中,龙亚秋领导她的课题组针对致癌基因Ras活化的信号传导通路中Grb2-SH2和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两个关键蛋白,设计合成抑制剂以发展新的抗肿瘤药物。在对接头蛋白Grb2-SH2的新型抑制剂的研究中,她们以噬菌体库展示得到先导化合物为母体进行结构优化和全面系统的构效关系研究,揭示了不含磷酸酪氨酸及其模拟物的Grb2-SH2抑制剂的独特作用机制,首次在酪氨酸的芳环上引进供电性取代基以增强其与蛋白质结合口袋的作用,得到半抑制浓度在50nM的六肽活性结构,这是迄今报道的活性最强的只有6个氨基酸残基的不含任何磷酸酪氨酸及其模拟物的Grb2-SH2抑制剂,也是Grb2-SH2抑制剂研究领域第一次尝试在酪氨酸的酚羟基邻位引进取代基,可以极大地促进抑制剂与Grb2-SH2蛋白质口袋结合,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现。

“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龙亚秋对儿子的要求,这何尝不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成功是让人艳羡的,总是满载着鲜花和掌声,而成功背后往往隐藏着超出常人的付出与努力、辛劳与寂寞。失败与成功总是一线之隔,最难得便是在成功之前的那份坚持与忍耐,守得住寂寞、枯燥,不断重复再重复,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行。有朝一日,绝症必将会被攻克。龙亚秋也将向着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不止。

  


联系电话:010-82553522  传真:010-82553524
Copyright © 2003 www.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三学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