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望

 

  

记奋战在农业战线上的养羊女专家周占琴

李 晓 云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时,WTO的大门向中国人打开了。面对世界市场格局的这一新变化,以及高新技术和科学技术带来的世界农产品市场结构的日新月异,中国农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每位从事农业生产和技术研究的工作人员都会暗自思量:中国的农业到底要走向何处去?其潜力又究竟有多大?又该如何去挖掘和利用?事实上,许多农业工作者早就己经洞察了中国农业以及农村问题的症结,并在不同的区域和范围内以不同的方式努力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九三学社社员、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周占琴便是这样一位走在中国农业前沿阵地上的科技工作者。

    周占琴,1958年生于甘肃省环县一个偏僻的山村,小学正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同学们陆续离开学校,一个拥有40多名学生的山村小学,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不幸之中自有幸运,学校里有位可亲可敬、有着慈母般心肠的老师一如既往地按时给她上课。没有新课本,老师便找出旧教材,一本接着一本地教。她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十四岁的她就完成了高中学业,成为那个小县城里小有名气的人物。高中毕业后,经过两年的劳动锻炼,1975年9月她被推荐进入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学习。人生不平,命运多舛,她又赶上了“白卷”张铁生的旋风,学生们的主要任务变成为农业劳动和政治学习,课程安排又因打破三段式教学方法而常走捷径,基础课还没学就上起了专业课。许多学生因基础差和免除考试制度而经常缺课,有些科目因学生过多缺席而被迫取消或停止。这对于求知若渴的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她向老师要了一把钥匙,独自一个人进教室学习。在这段时间里她自学了英语及其它应开设而没有开设或没有学完的课程。学习本就是学生的天职,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她始终在走自己该走的路。1978年大学毕业前夕,教育制度出现了新的转机,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她便成了这所学校里极少数几个被录取的考生中的一员,专业是养羊学。这时她从内心深处感激那位甘心教她一个人的启蒙老师,因为有了那一段成功的经历,才使她在大学期间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不管别人在干什么,她自己始终在学习。

     一位貌不惊人,并不引人注意的农村女孩儿考上了研究生,全校师生为之震惊,而她自己在激动之后又变得十分平静,她深知自己是一名工农兵学员,在校三年时间学到的知识很有限,而与她同期考进的研究生多数为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本科生,底子很扎实,自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赶上他们。在读研究生的三年里,她从未回过一趟家,很少去看电影,也从未有过节假日和周末。1981年底,她被分配到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从此,她开始了养羊研究工作的生涯。

    二十多年来,她为中国的养羊事业付出多少艰辛与汗水,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牺牲了多少作为女人不该牺牲的东西,她自己也说不清。她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多项科研和科技推广项目,成绩斐然,大家有目共睹。八十年代,她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到陕北细毛羊育种场长期蹲点,通过对陕北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和相关性的估测,为该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了依据。通过对羊毛微细结构和化学成份的观察和分析,她首先提出,陕北细毛羊毛鳞片完整率和含硫量偏低,因此强度较差。他还分析了其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外,主要是日粮中缺乏硫元素,应当改进饲管方式,并注意日粮矿物元素的供给。这些建议对陕北细毛羊后来的饲养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九十年代初,她在分析总结了我国山羊业饲养现状、羊产品市场消费趋势后提出:中国虽然是一个山羊饲养大国,但山羊的良种化程度低,占山羊总头数半数以上的普通山羊(主要作肉用)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这不仅给草场带来巨大压力,而且所生产的羊肉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应当在保护现有奶山羊、绒山羊、毛皮山羊等良种的前提下,大胆引进世界肉山羊良种,改良和提高我国低产山羊的产肉性能,生产优质羊肉。这也是肉山羊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她与同事的共同努力,终于于1995年元月在国内率先引进了良种肉山羊——布尔山羊。看到体态丰满的布尔山羊,她仿佛看到了中国肉山羊业发展的曙光,发誓说“我要与布尔山羊共存亡”。为此,她从布尔山羊进入国门那天起,就很少离开过布尔山羊饲养地及其相关项目活动场地。一九九五年元月她到北京口岸动物检疫场当了中国首批布尔山羊饲养员。回到陕西后,她仍然吃住在羊场。羊场离她家只有2公里,而且她儿子当时还在上高中,生活需要照顾,但她以事业为重,留在羊场,照顾这些山羊。在她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这批布尔山羊生长良好,成为人见人爱的宠物,在其后的一年里,群体数量翻了一番。在此期间,她还开展了布尔山羊精液保存技术的研究,筛选了适合布尔山羊精液在室温、低温、超低温条件下保存用稀释液6种、冷精解冻液1种,尤其是将维生素Β12注射液用于山羊鲜精稀释和冷精解冻,大大提高了其保存和解冻效果,添补了国内无专用山羊冷精解冻液的空白,并使布尔山羊冷精颗粒解冻活力提高到0.7,受胎率达到8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这套技术已伴随着布尔山羊冷冻精液被推广到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区,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九九六年,九三学社咸阳市委组织科技人员到永寿县搞了一次牛羊工程座谈会,她首次把布尔山羊相关知识技术在会上宣传,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三市委同她一起认真分析了永寿县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又经过调研,对该县的草质、草量进一步进行科学论证,将永寿县和宝鸡市考查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确认永寿县的一些条件没有宝鸡好。但当她看到永寿县人民那么贫困时,她努力说服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把布尔山羊繁育基地放在永寿县,并将发展布尔山羊作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引导开发,全面发展。她还长年带领科技班子常住永寿,积极向群众宣传,传授饲养布尔山羊的新技术。经过几年发展,永寿己建立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布尔山羊研究基地、繁育改良基地、胚胎移植中心,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从一九九七年起,她到西安市布尔山羊良种场蹲点两年,继续实施己开展的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杂交试验、陕南白山羊和陕北普通山羊及布尔山羊血液试验等,建立起肉羊改良示范样板,对省内乃至全国较大面积的肉山羊杂交改良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一九九八年起,她主持了省科委、杨凌管委会下达的布尔山羊种质特性观察、杂交利用和肉山羊选育及基地建设等研究项目,以及农业部和省农办下达的肉山羊杂交改良技术推广项目。为此,她一方面通过对布尔山羊行为习性、生理特征、羔羊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特性的观察研究,确认该品种为理想的肉山羊品种,并总结出一套可直接指导生产实践的饲养管理技术、繁殖和疾病防治技术,在项目区广泛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开展肉山羊的杂交改良,选择气侯较温和,饲料资源较丰富,奶山羊饲养量大却作肉用的宝鸡、咸阳、西安部分县区作为肉山羊培育基地,建立起了由三级育种场组成的育种体系。将肉山羊的杂交改良面扩大到二十几个县区,使数以千计的农户增加了收益。为此,几年来,她在项目区举办肉山羊饲养管理、繁育、改良等技术培训班300多次,参加人数超过5oooo人次,并经常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几乎跑遍了肉山羊重点改良区宝鸡、麟游、永寿等县的每一个乡镇。在此期间,她多次接到外省一些单位的讲课邀请。

周占琴同志兼任中国养羊学会常委理事、中国布尔山羊育种协作委员会委员、国际山羊学会会员、宝鸡市等单位农业技术顾问,她还是咸阳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咸阳市委员会委员、提案调研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支社主委。工作任务繁重,但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从未改变,她常牺牲个人利益、加班加点、辛勤劳动,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了每项专职和兼职工作任务。她受中国养羊学会委托,起草了《布尔山羊品种鉴定标准》,协助和指导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布尔山羊》养殖科教片,这些工作也对国内布尔山羊的选育和养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布尔山羊养殖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对中国肉山羊的杂交改良起到了巨大作用。她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勇于探索,不断攀登高峰。对事业的执著,使她不断完善着饲养管理与经营管理的一整套措施。她对社会也充满了爱心,在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活动中也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当我们提到这些事时,她总是平静地说:“凡是善良的人,都会这样做的。”多年来,她几乎没有休过一个礼拜天和节假日,她的付出不仅得到养羊户的敬重,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她撰写的论文、调研文章、课题研究连她自己也数不清。她的许多优秀论文、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她就向贝壳孕育珍珠一样,在养羊领域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一个个新的饲养方法,新的经验,新的成果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自母体中分娩而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常常用屈原的这句名言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平凡的工作中的人格展示和力量体现。她己经很辛苦了,能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一天,对她来说似乎是种奢望,难怪四十七岁的她,脸上却呈现出五十多岁的烙印,但愿她的身体内在结构不像她的外表那样过早的衰老。

  


联系电话:010-82553522  传真:010-82553524
Copyright © 2003 www.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三学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