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九三学社二十年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
蔡兴国
二十年前,我从国防科工委某基地转业到地方,分配在九三学社成都市委机关,成为一名九三学社专职干部,经历了“陌生——熟悉——热爱”的过程,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我刚到九三学社机关,由于工作人员少,办公室许多文字资料无序地躺在文件柜里,我担当起了整理这些资料的担子。正是这些资料帮助我了解了成都九三学社的过去,让我认识了成都九三学社发展变化的历史。九三学社社员中,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个个令人敬仰的形象深深地嵌入脑海之中,使我对九三学社产生了崇敬之情,我为此写了一篇抒发心中情感的报道《成都九三学社的春天》,刊登在1989年《成都宣传》第九期,第一次在《成都宣传》杂志上宣传了九三学社。我从一个不了解九三学社到认识九三学社是一支学术精英荟萃、科技名人云集的队伍,他们对中国共产党一片赤诚,为党和政府进言献策,说真话,做诤友,为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顽强拼搏,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以九三前辈们为楷模,学习他们的博大胸怀和理想信念,在本职工作中精益求精,处处以九三社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九三学社的熔炉中健康成长,书写辉煌,为九三学社增光添彩。
1994年,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九三社员,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因为九三学社是一个拥有“民主与科学”光荣传统的组织,“嘤其呜矣,求其友声”,我经常与学识渊博的九三人交往,与一个个比自己优秀的人接触,时感春风拂面,润物无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能力也得到提高,眼界大开,知道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和应对生活。九三学社大家庭般的温暖宛如美酒佳酿,沁人心脾。
在九三学社成都市委机关工作二十年了,从办公室到科技处,再到宣传处,现在又回到科技处。我在每处室都付出了心血和流下了辛勤的汗水。在办公室,我负责整理社市委档案,曾被成都市档案局授予档案先进集体称号。在科技处,我参与了市政协、市科协和市九三学社共同举办的“发挥科技优势,促进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讨”征文活动,又参与了市政协、市科协和市九三学社组织的就企业科技人员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每当活动和调查研究结束后,不忘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提炼出有价值、有思想性、给人以启迪稿件来,向《光明日报》和《人民政协报》投稿并荣幸地被刊用。我还热情地为九三学社社员发挥智力优势和创办各种科技企业服务,办理了十多个营业执照。同时积极宣传九三社员中的技术成果,我曾为宣传腐植酸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多次找四川科技报主编和编辑,终于在该报上开设了“腐植酸”专栏,发表了我社社员撰写的七篇文章。在宣传处,为提高九三学社的知名度,宣传九三学社尽了我应尽的责任,连年获得市政协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和一、二等奖,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我还被聘为《成都商报》记者、《科技日报》评报员,并获得优秀评报员。多年的宣传工作养成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那就是看见先进的事、典型的人,我就要写出来,宣传出去,使我一直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度过每一天。每当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开展大的社务活动和调研活动,我总是赶时间写稿子,向报刊投稿,扩大九三学社的影响,展现九三学社的风采,不知熬过了多少个废寝忘食的日子,梦中惊醒过多少回起床记录灵感,多少次到图书馆查资料,也遭受过妻子不少的埋怨和责怪。作为九三学社的专职干部,我与新闻媒体的编辑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撰写的稿件得到编辑的肯定和好评:《四川统一战线》的一位编辑说:“九三人才荟萃,只要你写的人物报道,我都要用”。省政协《学习参考》主编、原《四川政协报》主编魏老师和《政策与策略》编辑部主任郭老师都说:“九三学社写来的文章语言通顺,不要什么修改的”。这些发自内心的评价,我知足了,我满意了。
回顾二十年的经历,咀嚼着如烟往事,酸甜苦辣都有。我深深体会到,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工作岗位不同,但只要肯卖力气,努力学习,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扎扎实实苦干,什么岗位上都会做出成绩。十多年来,我在《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政协报》和《成都晚报》等各级报刊上发表短篇文章和消息100多篇,有9篇文章获全国、省市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有5篇文章分别被5种汇编书籍收编。我还积极撰写信息,多条信息被全国政协、省市政协和中共成都市委有关部门采用。二十年的呕心沥血,全身心的投入,我除了工作,就是学习,捧书夜读,伏案笔耕,甚至没有节假日,但我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懊悔。我无愧于组织,无愧于岗位。人生之路漫长,却又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已年过半百,越来越感到时间的宝贵,唯恐哪一天白过了。我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年轻心态,尽量为九三学社多干些工作,不虚度年华,因为我常常被九三社员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的奉献热情所感动,更被九三社员荣辱不惊、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所感动,我深深地爱着九三学社,深深地爱恋着我的工作岗位。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九三学社指引关怀和感召下取得的,我回报九三学社只有勤奋干事业,诚实写人生。
二十年做九三工作,兢兢业业;二十年“清贫”,心中坦荡;二十年奉献,无缘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