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体制篇 大半企业没有科技创新怎么办?

    

    你可能不太知道北欧小国芬兰,但你不会不知道它的诺基亚;你或许不知道爱尔兰的地理位置,但它遍及世界的软件产品却让所有的IT专家们敬畏。专家们研究发现,这些成功企业的身后,都有一只无形巨手的支撑,这就是“国家创新体系”。今天,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保持竞争优势或超越他人的战略选择。

  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魅力

  基于这一认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设置了一个专题组,专门研究如何建立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一研究或许比制定未来10年至20年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具体计划更紧迫、更重要、更综合且更具战略涵义。

  主持这一研究的专题组组长马俊如和常务副组长孔德涌都是长期从事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研究的专家,他们认为,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让位于依靠科技、知识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模式,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呈现出创新竞争的特点。创新能力强,落后的能赶上先进,创新能力差,先进的也会落后,落后的则依然落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发生了戏剧性的变迁,许多原本并不起眼的国家、地区迅速崛起,他们原来的国力并非雄厚、资源并非丰富、科技也并不发达,而由于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却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让冲锋陷阵的战士最强悍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人们随之会想到,提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作用。但专家们的研究则认为,目前尤其需要突出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国家间经济的竞争实质上表现为企业的竞争、企业产品的竞争,如果把国际竞争比做战场,那么在前面冲锋陷阵的战士就是企业,他们决定了战争最后的胜负成败。

  企业是创新链条上的关键一环,要重构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要害是正确处理产学研的互动关系,真正确立企业在其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企业的创新机能,围绕企业建立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专家们认为,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怎样从世界制造车间变为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世界制造中心,关键是要让我们的企业“强筋健骨”,能真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者。

  围绕企业完善创新体系

  马俊如、孔德涌认为,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主要是因为缺乏国家层次的常设的科技决策咨询和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我国的科技发展的总体方针、战略、方向和实施适时提供正确的政策建议。专家组的同志们建议,在规范现有国家“科”字号机构的同时,组建摆脱部门和行业利益的国家科技政策咨询委员会和独立负责的监督评估机构以及科技政策研究机构,从宏观战略角度对国家科教问题进行独立咨询和监督评估。

  在让企业回归创新体系主体的措施中,专家们设想了一个称为“登顶工程”的方案,即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金字塔”,梯次培养出一批成长型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形成航母型企业,还要使一批科技型企业成为创新业绩出众的百优企业,一批发展速度特快的百快企业,组成不同层次不同量级的中国企业创新集团军,与世界顶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合作、展现风采。

作者:梁沂滨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10-64265511-2307  传真:010-64228450
Copyright © 2003 www.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三学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