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的中国  典型的“中国精神”

演讲者:马树林

 

今年春天是一个“非典型”的春天,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受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的袭击,泱泱华夏经受了严峻考验。这是一场危机,这场危机也象是一面镜子。它照见了真实,也照见了虚假;照见了美好,也照见了丑恶。在这面镜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如宝石珍珠般璀璨晶莹的“中国精神”。正是靠着这些精神,中华民族才能从容度过了各种危难!才能历经数千年而依然强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经》中的一句古话,它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上下五千年,不知有多少炎黄子孙以此来励志图强。这场SARS危机中,在我们国家高层领导人的身上,同样凸显出了中华民族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SARS危机和国际压力,以有“美男子”之称的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果断地决定:向世界公布疫情。这是一个果敢坚决的举措!这时,不知有多少人在担心着不可预知的疫病前景,可爱的网民们在那个虚拟的空间里高声地呼喊:“锦涛挺住!”“锦涛挺住!”我们那位亲民的总理,也是同样的坚强。他四处奔走,到工地视察,与大学生们一起用餐,不停地说:这个病“可防、可治、可控”,“要依靠科

学、依靠群众”。他顶着泰山般压力,为我们打气!为我们减压!这是何等的坚强!当我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铁女人”吴仪同志那疲惫不堪的神情时,更禁不住为这位坚强的女性喝彩!耳边禁不住就会响起《男儿当自强》那汹涌澎湃、催人奋进的旋律!是啊,男儿当自强,女儿当自强,中华当自强!靠着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我们一定能彻底地战胜SARS!靠着这种自强不息精神,近150年来无数志士仁人沥血以求的“强国之梦”“复兴之梦”就一定能早日实现!“仁者,爱人。”孔老夫子的这种思想早已渗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孟子也说,君子有杀身以成仁。这场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在我们的医疗工作者身上凸显了中华民族这种舍己爱人的精神。一声咳嗽,可以吓得我们逃出很远;面对酷烈的SARS,我们的医务人员却没有逃避!谁没有家人儿女?谁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上千名医务人员倒下了,所以更多的患者才能站起来;邓练贤走了,叶欣走了,王京走了,可是一批接一批的白衣天使们却义无反顾地冲上了前线!为了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幸福,白衣天使们心甘情愿地做出了巨大牺牲。在以后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危难。那时,愿更多的人能够以我们的白衣天使为榜样!愿这种舍己爱人的精神多些,再多些!愿中华能够成为一个永远充满爱的国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在我们九三学社的身上浓缩了全国人民和衷共济,众志成城,共赴危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主席们在高层多次参与政治协商,韩主席的许多宝贵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我们的许多社员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我们的专家们积极地建言献策,我们机关的同志们也为抗击“非典”辛勤地忙碌着。洪绂曾副主席在社北京市委的一次会议上称这种精神“是九三人的精神,是参政党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九三学社中央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我为这种精神倍感骄傲和自豪!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文天祥的一首《正气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的正气!在这次抗击SARS的斗争中,一批抗非不力的政府官员失去了官职职,这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正义精神。中华有正气,中国人历来相信正义必然战胜邪恶!愿中华正气长存!

明代一位哲学家说:“人之性,善恶混”。我们可以顺而推之,说,“人之心,善恶相混;人之言,善恶相混;人之行,善恶相混;人类社会,善恶相混”。邪恶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了向善的精神!SARS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有更加强大的“中国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无论什么样的危难,我们都一定能战胜危难!有了这种精神,精神文明之花,就一定会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永远绽放!有了这种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电话:010-64265511-2307   ·传真:010-6422845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5号

Copyright © 2003 www.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三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