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SARS与鼠疫的引思

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   添 晓

 

严重的急性传染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目前已初步认为是冠状病毒所致,是传染性很强发病凶猛的肺部病变,其死亡率在10%以上(WHO)。全世界已有此类患者八千多例,我国大陆已有五千多例,死亡三百多例。由于其极强的传染性,致使为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中有近千人也成为 SARS患者,其中数十个白衣战士以身殉职,震动全国各界。

这是新中国54年来首次遇到如此凶猛的瘟疫。突如其来,来势凶猛,认识不足,衍生出诸多问题。幸而,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掌舵,撤换腐败的官员、渡过险滩、冲破恶浪,取得转机。现在疫情已得到扼制,新发病例已明显减少,大批患者痊愈出院。

此事不禁令我回想起19471948发生在我省农村的一幕幕惨景。当时闽南地区连年的旱灾水灾,之后是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瘟疫接二连三地发生。其景象之悲惨,令我终身难忘。

谨以鼠疫之惨景略述几幕:记得邻村最为凄惨,是时亦处春夏之际,连日阴雨。邻村所属之山,天天都有被送?Z之亡者。没多时日,整个山头到处是简单的新坟。有的今日抬送亡者上山,明日即倒下,后日被他人送上山。棺材店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得不连夜加班,制作极为简单棺木。有的村子不到一个月便被夺走数十人,几近“万户萧疏鬼唱歌”。

此后从传染病学认知,鼠疫是一种杆菌,使鼠类患病。鼠类得此疫病迅速死亡(其中主要是肺型鼠疫),病死之鼠身上的跳蚤转食人血,从而将鼠疫传播给人类。鼠疫杆菌进入人体后,迅速在人体内(尤其是肺)繁殖,使患者很快出现败血症、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最终不治而亡。如此发病颇似今日的SARS机理及转归。当时庆幸的是,解放军不久就来了,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小学老师带领同学进村入户搞卫生,广泛宣传、发动老百姓灭鼠、灭蝇、灭蚊。

但是今日的SARS患者要幸运得多,百分之九十多都可治愈,这低于WHO的死亡率。

这两种颇似的烈性传染病,却有二种不同转归。其中有诸多因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农民又饱受苛捐杂税,青少年多被抓去当兵打内仗,到处是土匪抢掠、地主恶霸横行乡里。加上旱涝天灾,医药落后,官僚争权夺力,百姓之疾苦无人过问,只能在水深火热的困境中苦苦挣扎。

去年底广东初现SARS,开始认知不足,不断传染,但很快被医卫界所重视,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医护工作者忘我奋战,取得初步成果。但是某些官长习惯于旧套,导致SARS在京城及华北肆虐。在这紧急时刻,党中央及国务院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加上各界和衷共济,同心奋战,扭转形势。

痛定思痛,在这次抗SARS的战斗中,我们应从中觅出思路:

首先、五十多年已无烈性传染病发生,使各界麻痹失警之训应引以为戒。要有精神和物质准备。

第二、有些陋习、陋俗应予痛改。如“吐痰大国”令人难受到无地自容(随地吐痰不只是在农村存在,在城市里有西装革履者也常是有声有色。),随手乱丢垃圾,从楼窗乱丢杂物,甚至随地乱倒大小便,也在省会的晨曦也随处可见,清新的空气变成氨臭味......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与东方文明格格不入的行为举止难道不应革除!

第三、一些低级的偏见也应该纠正之。在小康社会里,人们对一些上层腐败无能为力,却把矛头对准医生、护士和医院。社会—些媒界、司法界也是火上浇油。如有难救治之病,其家属纠集大帮人到医院既打又砸,造成医护人员人身伤害、医院财物损失,媒体称为“弱势者之为”,司法界谓可理解、不追究肇事者,而要医院以天文数字赔偿等。诸如此类是非巅倒,不依法办事,无法治观念之事经常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实在让人痛心,难怪很多专家不让子女学医。   

医生护士无国界之分,无信仰、宗教、民族之分,他们共同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当有伤病患者需救治时,医护人员会尽力予以施救,废寝忘食工作在医院里;当抢救危重患者,医护人员都会以尽快的速度全力以赴,很少会想到个人安危。这次抗SARS斗争就特别明显,早期在广东省不为人知。但医生护士明知有高度被传染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可能,还是毅然告别了父母、妻子,进入隔离病房,穿戴起闷不透气笨重的隔离服具,而且要连续工作5-6小时(甚至更长)不能喝水及大小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的一进去再也出不来。但是只要工作需要,绝大多数医扩人员都会这样做,当然也难免有个别人做不到。

所以现在的领导及媒体已把这些白衣战士称为白衣天使和最可爱的人,这是白衣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社会认知。

第四:一些幼稚的理念也应闻过息非。在这次瘟疫袭来之际,有些轻信电话、网上的某些传闻,不加思考,就加入抢购大军,或大喝白醋、或胡乱消毒,其实达不到任何效果,有的适得其反。不能忘记凡事要三思而行,切不可轻信、盲从,否则要吃亏的。

第五:要有健全的心理。从经历怀疑到恐慌不安,除认识不到位,还有心理欠健全。应从科学的态度出发,认知SARS,相信采用正确的防治是可以战胜的。如果无乐观的精神,是难以真正战胜SARS的。

因此,专家一致认为:乐观的精神,经常性的锻炼,合理的饮食,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加上经常性通风,勤洗手,保持个人及公共场所的卫生,就可以大大降低SARS的发生概率。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告别SARS

雨过天碧,我们又将拥有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安居乐业好家园。

·电话:010-64265511-2307   ·传真:010-6422845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5号

Copyright © 2003 www.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三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