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学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举办“加强党派自身建设培训班”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加强队伍建设,九三学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于5月14日至17日组织各支社新一届班子成员赴江苏省徐州市举办“加强党派自身建设培训班”。培训班采用现场参观、座谈研讨等方式进行,成效显著。社市委原副主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原副校长程维明应邀参加。

共学党史、共悟践行

5月14日下午,九三学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和九三学社徐州市委、九三学社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行社务工作座谈会,开展主题为“共分享,促交流,谋发展”的工作交流。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刘静丽应邀出席,社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杨再明主持,社徐州市委专职副主委葛琳,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和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近30位社员参加了座谈。

座谈中,刘静丽热烈欢迎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一行,并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百年的奋斗和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社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的工作。葛琳在讲话中指出,社矿大委员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也为九三学社徐州市委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并涌现出一批批双岗建功的优秀社员代表,荣获包括由九三学社中央、社江苏省委、社徐州市委等颁发的专项奖和优秀代表奖老师。她说此次主题联谊活动是基层委员会未来开展工作的创新举措之一。通过该活动的定期举办,可以使双方取长补短,互学互促,并衷心期望两校基层委员会的工作交流持续、有效,实现共同发展。

随后,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主委徐滕岗、社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主委张矛矛分别代表各自的委员会做了的工作汇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员彭杰,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社员代表刘子昱等先后发言,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充分交换了意见。程维明做最后总结发言,他表示,两校间开展基层委员会工作对口交流,对推动两校在教学、科研及对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真心希望两校不断创新工作交流新思路,持续有效地推进两校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工作交流的常态化开展。 

座谈会结束后,参会人员参观了九三学社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工作室,并游览了中国矿业大学美丽的南湖校园。

走访徐工,满怀信心

5月15日上午,两校共28名社员在社矿大委员会副主委郭成龙的带领下,共同赴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进行参观学习。大家先后参观了包括焊接车间在内的多个智能化生产线,并与徐工集团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举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正是由于两万多名徐工人秉承了“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理念,才在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合作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忠实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徐工集团考察调研时提出的“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的指导思想。二支社委员刘翔说:“通过对徐工集团的参观、与一线工程师的交流,深入了解了现代大规模制造业的最新技术发展,真正理解了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用,深切体会到企业对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人才的迫切需求,未来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进一步强化工程教育理念,培养中国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二支社主委何建丽说:“徐工的飞速发展令人惊讶:车间5G智能化生产制造、全球化视野的研发及应用、智能化管理及徐工人的拼劲。究其原因,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想这也是我们高等教育者应该践行的理念,秉承的精神。”

5月15日下午,大家又到中国矿大岩土公司进行了考察调研,董事长、总经理丁陈建,副总经理马金荣、吴圣林向来访人员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史及主要业务范围,同时双方也就如何推进和有效落实校企合作、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举行了座谈。三支社主委倪洁诚说:“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校相对注重基础理论教育,而企业更注重生产实际,校企合作产生了相应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二支社委员沙玲说:“人才培养方面,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培养有部分脱节,企业需要的学生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很匹配,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培养计划的修订方面应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不仅仅只是邀请企业的人员参与评审,而是应该多层次全过程邀请企业技术、管理等各个层面的人员参与到培养计划的修订过程中,这样才能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

缅怀先烈,净化灵魂

5月15日下午,培训班成员在社矿大委员会曹炜的陪同下冒雨去淮海战役历史纪念塔,凭吊了在淮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英烈们,重温了那一场曾经发生淮海大地上,老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伟大战役——淮海战役。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大家感慨不已。三支社副主委吴长水说:“历史对我而言,曾经只是书本上的一段段记录,但此次站在纪念碑前,看那刻着一个个名字的烈士纪念碑墙,历史在此刻却是如此鲜活。这些名字后面,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也曾是父母的儿女,儿女的父母,妻子的丈夫,丈夫的妻子,是有血有肉的中华儿女。他们为国捐躯,永远值得我们缅怀。我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大家一致表示:我们再一次重温和品读革命志士的信仰、坚贞,崇高和不朽,是为了让我们的思想永远昂扬,让我们的灵魂永不跪倒,让我们的步伐永远坚定。

走进马庄,感知新农村

5月16日上午,培训班成员沿着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的足迹,在杨再明和曹炜的陪同下去贾汪马庄村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改革开放以来马庄村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济,富裕百姓,优化人居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打造实力、魅力、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全村已形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富裕文明、安乐祥和"的局面,被誉为"华夏文明一枝花",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马庄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归结于常年开展的六个坚持:坚持用党员的形象影响人,坚持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坚持依法治村规范人,坚持用竞争的机制激励人,坚持用党的宗旨服务人,坚持用马庄精神鼓舞人。吴长水说:“此次活动,我们重走习总书记考察徐州的路线,参观学习了马庄党支部建设以及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感知了新农村之变迁。”

龟山汉墓,中华绝技

5月16日下午,培训班成员参观了徐州龟山汉墓--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领略了徐州的汉文化特色。龟山汉墓工程浩大,建筑雄伟、奇巧,洋溢着雄浑恣肆的楚汉雄风,是一座精美的地下宫殿,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其中所包含的众多千古之谜,至今仍无人能解,故被誉为“中华一绝”、“千古奇观”。二支社委员刘淑梅说:“参观龟山汉墓,叹服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与勤劳勇敢,长达50多米的墓道的平直度、拐角的直角度、墓穴的中轴线的误差等建筑技术即使在我们拥有各项现代先进技术的今天来看也可以称为工程量巨大、精度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的工程项目了。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其工程量及施工难度是不可想象的。探寻历史,珍惜当下,放眼未来,我们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辉煌。”

学科对接,二校交流

5月17日上午,在中国矿业大学校党委统战部的协调安排下,培训班全体成员在该校博物馆会议室与该校部分学科专业教师进行了专业学科对接座谈会,该校分析测试中心冯培忠教授,机电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范孟豹教授,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何环主任,材料与物理学院樊宇等参加。双方就教学、科研、人才引进以及学校学院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社矿大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刘新华主持。刘静丽、张矛矛、郭成龙等参加座谈。座谈会结束后,全体成员参观了中矿大校史馆。

实地教学,收获满满

一支社副主委彭兴伟说:“中国矿业大学从1909年焦作路矿学堂到今年,112年的历史,从校名到校址都经历了多次的更换,见证了祖国112年的沧桑变化。作为煤炭城市的徐州经历了从“半城煤灰一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绿色发展转型,徐州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她已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果。”

彭杰说:“我曾经在中矿大工作了25年,可以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作为客人回到矿大感触良多。矿大人艰苦奋斗,坚持传统的精神令人敬佩,发挥自己优势,脚踏实地,努力做好一、二件事情的做法,值得学习。我要把这样的精神贯彻在我的教学和对篮球队的训练中。”

一支社主委夏朝文说:“这次的学习让我觉得收获很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把这次的学习体会和心得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三支社委员张力骅说:“此次参加九三工程大委员会组织发起的培训活动,收获颇丰。我们曾经站在技术高峰,龟山汉墓那高到‘匪夷所思’的建造精度,至今没有答案。我们也曾经因为技术落后,以“协助建立高等学府”为条件出让重要的采矿权。如今,我们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路上已有成效,徐工集团那现代化的工场,大量的高新技术都可以很好的体现这一点。如今我国在部分领域仍然受限于国外,“落后就会挨打”还没有变为历史。我们更应该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发展关键技术,重回技术高峰,不再挨落后的打。”(九三学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 徐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