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广大民盟、民进成员和教育界人士要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支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教育领域部分民主党派全国政协委员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记在心头,落实在工作中,要发挥自身优势,为促进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人民政协报》统战版陆续刊发他们的思考和建言。以下为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施卫东的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高度肯定广大教育界人士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五育”并举、立德树人迈出新步伐。同时对广大教育界人士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支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高瞻远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又凝聚力量、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教育界政协委员、高校教育科技工作者,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要持续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高校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使高校智慧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创新引擎。必须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用。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各自学科优势,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建立建强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强化“从0到1”的原创导向和“从1到10”的应用导向。探索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教育评价体系,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加强校地融合发展,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形成“科技—工程—产业”的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张謇先生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和民营企业家的先贤,作为一所由先校长张謇先生创办的大学,我们要坚定扛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完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深化“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数智技术赋能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把南通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利文化条件。
作为一名教育科技工作者,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干字当头,干出精彩,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和履职本领,扎实做好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更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以实际行动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做惠民之事、担发展之责,以高质量履职展现政协委员时代风采。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5年04月25日 第 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