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周岚:谱写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篇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九三”之命名,源自纪念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也寄托了九三先贤们对民族独立、中国富强、民主科学的追求和渴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切实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

微信图片_2025-09-25_145924_413.jpg

深刻领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政党制度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和理论概括,对我们深刻认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的。在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与各民主党派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了包括九三学社在内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中国政党制度的探索历程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抉择。

从理论维度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多党合作理论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突破了西方政党制度利益代表的局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实现利益代表的广泛性、体现奋斗目标的一致性、促进决策施策的科学性、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从实践维度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从“一穷二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制造大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力证明,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生动体现。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顶层设计更加明晰,制度框架体系更加健全,思想政治共识更加巩固,制度效能发挥更加充分,不仅支撑推动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且也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为世界提供了政治文明发展的大国治理智慧。

在践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展现作为

九三学社作为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科技报国、推动民族复兴的理想初心,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传承科学精神,致力科技报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九三人秉持科学精神,坚守科技报国的理想情怀,为国家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江苏和九三学社渊源深厚,这块沃土不仅培养了周培源、吴阶平、茅以升、王淦昌、程开甲、王选、闵乃本等一批九三学社科学大家,也为九三学社社员在江苏的成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事业环境。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江苏省科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评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科技人物活动,在获得表彰的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中,有7位是九三学社社员。世界首台实用插秧机发明人蒋耀,育成中国种植面积最大小麦品种的“南方麦王”、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量子调控”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定钰,研制出自主可控主频电磁散射国家代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中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科学应用系统总指挥李向东,“蛟龙号”等深海潜水器主要研发机构的总工程师颜开等,都取得了令九三人骄傲的科学报国业绩。

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建言资政。九三学社始终传承爱国精神,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建诤言议大事、献良策促发展。九三学社中央先后就教育体制改革、知识分子政策落实、三峡工程建设、三江源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建言。具体到江苏,2003年,时任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担任国家基础科学战略研究小组常务副组长,深度参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工作,他的建言献策,不仅推动了国家的科技进步,还直接推动了江苏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倍增,对江苏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经济大省、科技大省的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实践,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先后提出了《关于借鉴荷兰兰斯塔德经验将江北“七湖”水网地区构建为江苏永续绿心的建议》《关于推动苏锡常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建议》《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的建议》,等等,均得到中共江苏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相关意见建议被纳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参加政治协商,践行协商民主。中共十八大以来,九三学社通过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等,围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重大课题,深入调研,协商议政,取得积极成效。政党协商方面,按照中共江苏省委部署,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参加政党协商会议,就江苏省党代会报告、省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全省经济工作和重要人事安排等提出意见建议;政协协商方面,中共十八大以来,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通过九三学社中央报送、并被全国政协采用的提案接近30篇。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关于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被中共中央统战部等单位评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关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推动我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等被全国政协评为好提案。《关于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提案》等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关于把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契机,推动我省医疗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的提案》等被江苏省政协评为好提案。

用高质量履职成果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多党合作的“四新”“三好”要求,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用高质量的履职成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彰显作出生动的江苏注解,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九三学社新的贡献。

强化政治引领。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不断夯实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确保多党合作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服务中心大局。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重大责任重大要求,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九三学社所长,服务中心大局所需。围绕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等主题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增强议政建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参考。

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需要各民主党派主动担负起统一战线“三个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切实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立健全九三学社社员思想态势分析和思想引导制度,筑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政治基础;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骨干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机关建设,扎实推进代表性人士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发展工作,加强“主委走基层”调研走访,激发地方和基层组织活力,增强组织凝聚力;着力提升政治协商能力,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探索建立适应参政议政要求、符合九三学社特色的智库,优化完善提案建议的征集和遴选机制,不断提高议政建言质量,努力提升社会服务工作质效;以执政党为师,全面开展纪律学习教育,加强廉政建设,强化社内监督工作;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以九三学社省市两级组织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以自身建设的新成效展示江苏九三学社的新面貌。

(来源:《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