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丛斌: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我们民主党派为之奋斗的一大理想。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并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目标新理念新任务,为我们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更加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九三学社作为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要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服务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内容,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一大特色。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和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理应倾力履行参政党的职能,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具体体现,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对于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来说,社会服务工作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参政党自我充实、自我完善,不断走向新时代所必须的社会实践。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一系列新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贯穿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新舞台,拓展了新空间。

首先,我们的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舞台将更加广阔。九三学社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科普工作。自2009年以来,我们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百名专家进乡村入学堂”活动,已从面向农村中小学讲科普,发展到进入城市中小学、大学、社区、媒体;从送科技下乡帮农民致富,发展到与企业联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助力,使科普活动与我社科技服务工作高度契合。科普工作和科技服务,已经成为九三学社社会服务一块耀眼的“金字招牌”。“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创造条件让全体公民学科学、用科学,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作为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九三学社,应该肩负起普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文化的责任,为建设创新型大国努力奋斗。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为我们社会服务工作开辟了新领域。“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这意味着,绿色发展在今后将成为一以贯之的主题,绿色指标将越来越成为约束性指标。我们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会服务工作始终,特别是在扶贫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优先发展生态产业、将生态理念和生态工程融入到第一、二、三次产业发展当中,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维护、修复、发展产业化。九三学社中央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做了调研,提出发展生态农业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解除民众心理恐慌,维护社会稳定;还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也能促进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助推农村科技文化普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稳定农村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同时还降低了与农村环境污染有关疾病的发病率,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可见,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有着巨大的空间。

最后,共享发展的新理念为我们社会服务工作搭建了更大的平台。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聚焦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做的是雪中送炭的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困难群体和欠发达地区。“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共享发展的着力方向,其中包括:增加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工程,使最后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同步迈进小康等等。这些举措内容丰富,指向清晰,有很强的操作性,更为我们社会服务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拓展了新的空间。比如农村治理问题,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不应仅停留在争取教育、科技等单一项目上,还应及时发现、仔细研究农村治理中体制机制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些地方农民的疾病谱发生了改变,表面上看是医疗健康问题,但实际上与农村面源污染有一定关系,是生态环境问题,若我们仅用提供医疗服务的方法去应对农村疾病问题,只能解燃眉之急,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还应当通过科技手段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剖析问题成因,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改进,才能使农民生存在一个安全的生态环境中。这既是“三农”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抓住根本的社会服务工作。(作者: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 载于《求是》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