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浅谈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文史工作


编者注:此文系第二届理论研究与社史工作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研讨会上北京市委提供的参会文章。

我从事社史研究工作已有近3年时间。在此期间,我翻看研读了反映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简称社北京市委)建立五十多年史实的书籍、文献、档案。这些平实而厚重的文字为我铺展开一幅壮丽的画卷,一人一物一事都反射出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书刻出一个民主党派省级组织的发展历程。九三学社的组织发展与社的历史、光荣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有许多社员加入到九三学社这个带有学术风格的政党就是受许多前辈社员的精神感召,受“民主与科学”这一传统大旗的鼓舞。做好文史工作,能从中汲取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能更好地将组织的优良传统继承发扬下去;能教育社员、团结社员;能使社组织顺应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又不失其根本理念。

社北京市委始终将文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本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理念,认真搜集各方材料,积极开展文史相关工作、活动,促进社史在社的各级组织中的完好保存与传承。

一、发动全社,自上而下,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开展文史工作

(一)社北京市委开展文史工作情况

社北京市委对社史工作历来非常重视。特别是2006年社中央召开“九三学社理论研究和社史工作座谈会”后,社内掀起了开展文史工作的热潮,进一步推动了社北京市委社史工作的开展。我们深入挖掘现有资源,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做好社史研究搭建平台,并产生了多项文史成果。

1. 编撰书籍,岁月留痕。自1984年,社北京市第六届委员会开始编制《社员手册》以来,每届委员会都会对《社员手册》进行修订,这些不同版本的《社员手册》已成为十分有用的历史资料。社北京市委分别于成立50周年、55周年之际推出《团结奋进谱新篇》和《新世纪、新阶段、新起点》两本回顾画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社北京市委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第九届委员会于2000年编辑出版的《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五十年》、《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参政议政成果汇编》两本内部书籍,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了社北京市委的历史沿革、组织建设,及履行职能等方面的情况。

2.成立机构,立足长远。为了规范社史书籍出版工作,做到远有规划、近有计划;为了能够更完整、翔实、准确的反映社北京市委一段时期的工作情况,帮助社员了解九三学社,帮助社会认识九三学社,第十届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了“北京九三文丛编委会”,以主委牵头任编委会主任,汇集社内出版、教育、编辑等社科方面人才,有计划地陆续推出“北京九三文丛”,目前已公开出版6册。其中,《九三学社北京市第一至十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收录了九三学社北京市地方组织自筹建到第十次代表大会现存的所有大会文件,对研究社北京市委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新出版的3本:《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参政议政成果汇编》,与2000年编撰的一书相连,记录了社北京市委自1991年第一篇党派提案到2006年参政议政的全部成果;《昌言集——参政议政之一斑》和《我是九三人》,是两位社北京市委老领导多年来在社务工作中的亲历亲闻亲见,以及所思所想所为的结晶。

2011年,是社北京市委成立60周年。主委会决定在“北京九三文丛”下成立“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成立60周年纪念出版物编委会”,计划用3年的时间完成《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简史》、《九三学社北京市委60年大事记》、《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履职纪实》、《九三学社北京市代表人物》第1辑、《九三学社北京市的区级及基层组织》、《九三学社北京市委60年纪念画册》和《九三学社北京市委60年》(专题片)等7个出版物。目前,这些出版物的编撰工作已逐步启动。

这些出版物将成为研究社史和政治交接传承优良传统的好教材。

3.存影留像,制片办展。多年来,社北京市委对影像资料的留存,对文史研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社北京市委的第一部专题短片《又值春风染绿时》,记录了社北京市委成立50周年大会盛况。从此,社北京市委不仅于2002年、2007年换届后分别制作完成了《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和《民主、和谐、团结、进取的盛会》两部小型纪录片,还从2003年起,每年编辑制作一部专题片,如《2003年我们共同走过——九三人在抗击非典中》、《参政议政之一斑》、《浅抒九三奥运情》和《携手共编同心结》,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九三学社社员在抗击非典、参政议政、奉献奥运、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努力。

社北京市委制作了《九三学社简史》、《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第十届委员会五年工作成果展》两套展板在基层巡展,通过《北京九三社讯》、社北京市委网站,利用公共媒体资源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专门文章,介绍社史和我社杰出人物,以弘扬光荣传统,扩大社会影响,让更多的人认知、了解九三学社。2008年是纪念“五一口号”60年,社北京市委认真搜集各方资料精心制作出《合作共事60载 政治交接薪火传》一套展板进行展出,以配合政治交接工作的开展,能够让社员更为直观地了解“五一口号”的重要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共舟的伟大历程和政治交接活动的深刻意义。

4.抓住机遇,深入挖掘。借助纪念日等契机,通过多种活动开展文史资料的搜集与发掘,并以此发挥教育作用。几年来,社北京市委多次与九三学社中央等单位联合举办郝诒纯、王淦昌、赵九章等前辈九三人诞辰,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8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九三学社成立60周年,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成立50周年、55周年等纪念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既能够搜集大批珍贵史料,又成为宣扬社优良传统的最佳平台,并起到了教育社员、团结社员的重要作用,受到广大社员的认同和欢迎。

近几年,社北京市委十分注重对社史资料的抢救与保护工作,陆续搜集整理九三学社前辈社员生平、事迹近百篇。其中很多都是不断挖掘,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当事人,亲赴当事人家中进行搜集、采写等工作。

(二)社北京市委所属各级组织开展文史工作情况

在社北京市委的要求下,各级组织也十分重视本组织社史的整理编撰与宣传教育,将其作为思想建设和传统继承的重要手段。

一些支社的主委亲自抓本支社的文史工作,动用摄像机等现代化设备到老社员家中采访,然后进行后期编辑,制作成生动宝贵的口述史资料片,为支社保留下珍贵的文史资料,同时也成为社北京市委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个基层组织在成立纪念之际自筹资金出版了画册、图书等社史资料。

有的支社,不仅搜集整理史料以充分发挥文史工作的实用价值,还找来本支社了解组织发展的老社员开展“听老社员讲过去的事”等活动,使年轻社员了解社的过去,更加热爱自己的组织。

还有的区级组织利用九三学社建设60周年等纪念活动举办演讲会,通过社员讲述亲身经历传达出对社的热爱,展现了社员风采。这些工作的完成,对基层组织实属不易,因为社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出于对九三学社的热爱和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他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付出很多辛劳,成绩显著。

二、不断完善,全面整合,使社的文史工作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

历史,是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延续着这个组织的传统和理念。社北京市委在新世纪新阶段要不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不仅要着眼未来,也要回顾过去。因此,社史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为社的历史留存创造好的平台和环境。

(一)提高重视历史的整体意识,加强对文史工作的领导。社北京市委领导十分重视历史传承的作用,从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高度看待社的文史工作,通过出席纪念活动、开展社史宣讲,身体力行向社员传达尊重历史、重视历史、继承发扬传统的精神号召。社北京市委还将文史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明确分工,落实主管。

(二)制定规划,完善制度,将文史工作引入正规。文史工作贵在坚持。而做好长远规划,通过制度使之长效化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社北京市委目前在已启动的成立60周年纪念出版物编纂工作中,也对文史工作提出了规划。比如,要求各级组织撰写本组织概述、大事记,建立照片档案等,有计划地做好征集相关史料的工作。

社北京市委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形成了一套文史工作的好方法,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比如,设计出“二级组织情况统计表”,细化内容,采取定期更新上报制度,不断追踪基层组织的发展情况,为社史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还将文史工作与档案工作挂钩,对各级组织存史内容确定了具体范围,使存史能够有的放矢;建立了“档案员制度”,在各支社中确定档案员,为搜集、抢救、整理史料建立基层骨干队伍。

(三)加强文史研究工作,还历史以丰满生动。文史工作稍做不好就容易流于干瘪晦涩,不吸引人。因此,社北京市委在理论研究会中设立了“社史研究组”,采取推荐与自荐的方法,发掘社内喜欢研究社史的成员,设定研究课题,力求将社史做深做全。

(四)结合各项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社史。社史是加强多党合作和我社优良传统学习和教育的教材,在社的各种活动中都要不失时机地向社内外宣传九三学社历史,宣扬九三学社传统。在政治交接活动中、在新社员入社前学习班上、在奥林匹克宣传活动中、在社会服务活动中,社史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让社会对于九三学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了“从无到有、从浅及深”地认识;使社员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五)将社史工作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思想、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的重要任务,运用社史弘扬光荣传统和伟大事迹,能够极大地增强广大社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社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

(六)深挖社史内容,以史为鉴,存世资政。韩启德主席曾谈到:“如果说我们现在有些糊涂认识的话,与我们对社史不够了解是有关系的。”社史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入做好文史工作,有助于总结借鉴历史经验,发现认识规律,是我们做好党派工作的重要参考和帮助。

以上六点是我对做好文史工作的一点思考。社史工作是一项浩大和长期的工程,绝非少数人和短时间可以奏效。文史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不断完善,文史工作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创新,但更重要的是在原有基础之上,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将文史工作作为一项泽被后人的事业来做,使其为参政议政、思想建设、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宣传研究部 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