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丁道衡:贵州第一位九三学社社员


p5_b.jpg

包头,伴随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而发展壮大的一座工业城市,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白云鄂博,意为“富饶的神山”,白云鄂博矿区,包钢主要原料基地,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稀土之乡”。

然而,20世纪初,白云鄂博山还是牧民们最为崇敬和神往的“敖包”,牧民们每年都要来这里祭祀,祈愿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在草原上的喇嘛们看来,山中一定有“镇山之宝”,他们称一个戴眼镜的蛮子会找宝贝,带走了他们不少的宝贝。那个戴眼镜的蛮子,就是丁道衡,贵州第一位九三学社社员,我国近现代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白云鄂博铁矿发现者。

只是,喇嘛们所说的“宝贝”是在他们看来能护佑一方平安的“神灵”,而丁道衡带走的“宝贝”却是能崛起一座城市的铁矿。

正是丁道衡发现了他们的“宝贝”——铁矿,一座草原上的钢铁之城——包头在新中国建立后拔地而起,白云鄂博矿区成为了国家级“独立工矿区”。

1927年7月3日,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那一年,他年仅28岁,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留校任教还不到一年。

1927年4月26日,“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和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分别任中、外团长,由来自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家近30名团员组成,地域涉及我国西北地区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科考内容涉及气象、地质、古生物、地理、民俗、考古等。第一阶段从北平出发,实地考察历时整整6年。年仅28岁的丁道衡凭借着专业功底扎实、能力水平强、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被受聘为此次科考团团员,主要负责地质矿产调查和古生物研究。

科考团5月9日从北平乘坐火车出发,于次日到达内蒙古包头,正式开启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白云鄂博铁矿便是丁道衡在此次科考活动中首次独自发现的,也是此次科考活动中获得的第一项重大成果。

7月2日,丁道衡在随科考团北分队向西行进的途中经过白云鄂博。白云鄂博是蒙语,意为“富饶的神山”,地处蒙古高原南部,位于阴山之北的乌兰察布草原西北部,南距包头149公里,北距中蒙边境90公里。白云鄂博山,呈东西蜿蜒之势,山岭在阳光下泛着青黑色光芒,在草原上突兀而起,颇为壮观,为牧民们祭祀祈祷的“福地”。根据丁道衡的记录:“蒙人对于此山,极为迷信,每年杀牲以祭,藉之祈福。山顶用矿石堆积成包,以作神灵寄托之所,即汉人亦多前往。”作为一名地质学者,丁道衡凭借着专业独到的眼光,想一探究竟,解开白云鄂博山的秘密,便决定停止西行。住下后在向当地牧民访问中得知了白云鄂博山的一些信息,7月3日黎明时分,丁道衡便背起地质行囊,手持地质锤,只身前往白云鄂博山。

“三日晨,著者负袋前往,甫至山麓,即见有铁矿矿砂沿沟处散布甚多,愈近矿砂愈富,仰视山巅,巍然屹立,露出处,黑斑灿然,知为矿床所在。至山腰则矿石层累跌出,愈上矿质愈纯。登高俯瞰,则南半壁皆为矿区。”丁道衡记录道。登上白云鄂博主矿体山峰,丁道衡难以抑制兴奋激动的心情,说道:“很荣幸,我发现了它的秘密。”当即给中方团长徐炳昶写信报告:“……矿质虽未分析,就其外形而论,成分必高,且矿量甚大,全山皆为铁矿所成……”随后的十天里,丁道衡对白云鄂博的地形、地质构造、铁矿储量、地上水源等进行初步调查,绘制地质图,记录大量文字资料,采集矿岩标本10余箱,以作科学研究。

科考团外方团长斯文·赫定在日记中写道:“发现巨大铁矿,是中国人的福祉。”

1933,丁道衡在《地质汇报》发表了《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文中既详细叙述了白云鄂博铁矿的具体情况,也有丁道衡关于开采铁矿发展工业和修筑白云鄂博到包头铁路的设想。他当时大胆的断言,白云鄂博铁矿储量3400万吨,如今,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为14亿吨。他在文中写道:“苟能于包头附近建设一钢铁企业,则对于西北交通应有深切之关系,其重要又不仅在经济方面而已。……假若能够对白云鄂博铁矿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它必将成为发展工业的主要矿源,并将促使中国的西北地区发达起来。”

丁道衡的这一设想由于国民革命战争时期的种种因素,未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地质考察队,再次对白云鄂博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普查、勘探和评价活动。

1953年,国家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包头确定为国家重点工业基地。

1954年,筹建包头钢铁公司。

1956年,包头至白云鄂博铁路开始铺轨。

1957年,白云鄂博铁矿开始人工开采和主矿初期建设,作为建设包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1959年,包钢一号高炉投产,周恩来总理亲临祝贺,为包钢一号锅炉剪裁。

如今,包钢已是我国主要的千万吨级钢铁工业基地、世界最大的钢轨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伴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  设而逐步发展壮大的一座工业城市——包头,被誉为“钢铁之城”、“稀土之都”。白云鄂博矿区,已发现70多种元素,170多种矿产资源,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稀土之乡”。

丁道衡的设想,在新中国实现了!

为纪念和缅怀丁道衡,1987年,在白云鄂博铁矿发现60周年之际,丁道衡塑像在包钢落成;2005年,国际新矿物命名委员会同意将白云鄂博发现的稀土元素命名为“丁道衡矿-(Ce)”。

2016年6月14日,丁道衡雕像又在白云鄂博矿区揭幕落成,高3.5米、宽3米、厚2.5米,基座上写着:“一个人,一座矿山,一座城。”

丁道衡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实地考察历时3年有余,随同科考团对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40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自然人文进行了详尽考察,记录了大量地质资料,收集了地质标本35箱,风俗物品3箱,发表了《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新疆矿产志略》《蒙新探险生涯》《蒙古新疆人民生活状况》等多篇论文及专著。

1937年,丁道衡在德国马堡大学取得古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这一年,一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成正值报国时,丁道衡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于1937年年底回到祖国,投身教育救国和祖国的地质教育事业,先后在云南省建设厅担任技正(总工程师),武汉大学、贵州大学、重庆大学地质系任教,创办国立贵州大学地质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贵州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重庆分社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常委等职。

1955年2月因病逝世,享年56岁。

(作者谢文飞 系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会宣传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