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上饶九三故事荟 | 听祝美清主委讲九三学社缘起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扎实开展“百年荣光、照我前行”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回顾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奋斗历程,九三学社上饶市工作委员会特开辟《九三故事荟》栏目,与大家分享九三故事,汲取九三智慧,传承九三精神。

下面让我们邀请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上饶市工委主委祝美清为大家讲述九三学社缘起。

01  九三学社建立同抗战时期国内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亡国惨祸迫在眉睫,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的不抵抗政策,极大地伤害了广大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进步力量的爱国热情,联共抗日的呼声高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枪声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整个中国的野心,同时也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信号。公开分裂、对抗了10年之久的国共两党,在抗日战场上再次成为并肩作战的友党。国共合作的政治氛围,鼓舞了各民主党派、进步团体和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在蒋介石统领下,国民党爱国官兵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挫败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神话。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配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战,而且迫使日军将大量部队用于防守占领区,这对稳定全国战局,使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政府采取诱降政策,国民党顽固派利用日本帝国主义的手消灭共产党的念头,又重新膨胀起来。他们蓄意破坏国共合作,扼杀进步力量,团结抗战局面笼罩着一团浓重阴影。在此情形下,中国共产党在英勇抗日的同时,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

02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九三学社成立的政治基础

1939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组织进步力量争取时局好转的指示》中指出:“一切站在国共之间主张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所谓中间力量,最近期间表现出政治积极性日益增长,成为推动时局好转的极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用极大努力帮助他们,用各种方式组织起来。”1940年3月11日,毛泽东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报告中指出:“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争取中间势力是我们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重要的任务”。在国统区工作的中共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邓颖超等,根据中共中央精神,在重庆经常同爱国民主党派人士接触,参加他们的活动,分析国内外形势,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对他们给予鼓励、支持和推动。

1941年1月4日,蒋介石在安徽省茂林策划了“皖南事变”。在大后方,国民党顽固派也加快了摧残民主力量的步子。广大人民对国民党这种反动行径极为不满。同年春,周恩来在重庆俄国餐厅约请民主党派领袖吃饭,出席的有张澜、沈钧儒、黄炎培、许德珩、章伯钧、罗隆基、张申府、梁漱溟等。周恩来对大家说:当前人民群众和各党各派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强烈不满,有必要申张民主、反对独裁。我们经过讨论研究,认为有必要组织起来,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要求团结抗战,要求民主。大家一致感到,政治不民主,抗战胜利必无可能。而为了促进抗战胜利,必须加强全国之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遂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许德珩被推选为该组织的联络部副部长。

03  抗战后期形势促使九三学社成立

1939年初自然科学座谈会

1939年初,武汉失守,中央大学的几位教授心理学家潘菽、林学家梁希、农学家金善宝等为了挽救贫穷落后、受人欺凌的祖国,发起组织了“自然科学座谈会”。

1944年下半年民主科学座谈会

1944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大西南地区发动新的进攻,桂林失陷,川黔吃紧,国统区军事、政治、经济全面危机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重庆一批文教、科技界人士许德珩、褚辅成、张西曼等号召各界人士奋起抗日,决定成立“民主科学座谈会”。这与“自然科学座谈会”的设想不谋而合,由于彼此都属学术界的同仁或相识,很快双方就结合起来开展活动。

1945年9月3日九三座谈会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民主科学座谈会”于9月3日集会庆祝。为了纪念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并使大家在战后能够保持联系,与会同志一致同意以9月3日为组织命名,遂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座谈会”。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

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在重庆同国民党蒋介石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分别会见部分科技、文化界人士。许德珩先生向毛主席汇报了“九三座谈会”的活动和今后的打算。毛主席说,“你们这个高级知识分子的组织,人数虽少,但都是知名人士,有相当能量,在时局动荡或发生重大变故时,可以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社会是有影响和作用的。”他建议“九三座谈会”应成为永久性的组织。许德珩在毛主席的启发和鼓励下,对做好九三学社工作有了更足信心和更大勇气。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九三座谈会”于会前1月6日举行会议,声援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各代表,希望他们完成所负的历史任务,会议决定推褚辅成、许德珩、张西曼等筹组九三学社。会上,对组织的名称也有过讨论。据潘菽回忆,当时,有人提议把“九三座谈会”改为“民主科学社”。有些人表示异议,认为“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的口号,在抗战胜利后的形势下,“民主与科学”口号就显得不够了。出席会议的多数人认为,当时知识分子大都不愿参与政治,而“民主”口号的政治性很明显,这样称呼影响他们参加活动,最好取一个既体现学术性,又不太明显带有政治性的名字为好。于是决定采用“九三学社”这个名字。“九三”是抗战胜利的日子,带有政治性,“学社”则有明显学术性,以利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参加进来。

经过4个多月的积极筹备,选择1946年5月4日,在重庆正式召开九三学社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成立宣言》和《基本主张》,选举褚辅成、许德珩、张西曼等16人为理事,卢于道、梁希等8人为监事。

从此,九三学社作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之中。

回顾来时路,砥砺更前行。76载同舟共济,汲取多党合作养分,九三学社这颗萌发于风云激荡时期的幼苗终成茁壮繁茂之树。时代虽变,初心未改,九三学社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可期,我们永远在前行的路上。

感谢祝美清主委为大家带来的九三学社缘起故事。感谢收听第一期《九三故事荟》,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主讲人:祝美清     来源:上饶九三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