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提质增效——社中央农业专家指导密云原味番茄标准化项目


日前,由九三学社中国农大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国农科院委员会、九三密云支社和密云“北京莱鲜园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九三学社北京市科技助农基地)四方共同参与的密云科委“原味番茄生产技术规程产品标准化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考核。

项目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首先,项目组成员克服了人员分散对项目运行与管理的制约,采用电话、微信等方式,针对项目研究内容,并结合番茄种植栽培管理等与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及时沟通。在密云巨各庄镇后焦家坞村“北京莱鲜园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十五个大棚里,如期完成了土壤栽培生产技术规程。从建园、种植前种子处理、栽培技术,到田间管理、番茄采收等环节,详细记录并归纳整理了若干操作规范和技术指标。

同时,收集了原味番茄头茬果、二茬果、三茬果、四茬果、五茬果、六茬果和七茬果的糖酸比和重量(尺寸)信息。使用手持速测设备,测量了原味番茄果实在不同生长期内的糖酸比,并对照感官实验。还测定了不同成熟度条件下,番茄色度变化及其和糖酸比的对应关系。为番茄采摘时间和存放时间的确定积累基础数据。

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指导是我们的一项日常关键工作。平时,一般通过微信、电话,或者利用专家现场考察研讨等方式解决技术问题。然而,针对新技术,尤其是新设备的使用等,则需要更加细致与严谨的工作方法。日本进口的便携式糖酸测量仪,是收集各茬番茄糖酸比等相关信息的重要工具,使用便捷、数据准确。刚拿到设备时,合作社负责人李柏生不会使用,也看不懂说明书。高振江教授得知情况后,马上安排项目组成员、农大食品学院的吴广枫副教授及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操作规程,而且驱车前往基地,在大棚内,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

在科技示范与技术推广方面,由于原味番茄种植管理技术要求比较高,九三中央农林委员会委员、社市委科服委副主任蒋卫杰研究员计划组织人员在合适的时候,对番茄种植户进行相关技术培训,重点帮助他们提升栽培管理理论知识。合作社负责人李柏生已对5户具备条件的番茄种植户,结合他们的生产实际,进行了相关种植与栽培管理技术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大家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扩大番茄种植面积。

为了扎实做好研究工作,高振江、蒋卫杰、吴广枫等九三中央及北京市委的农业专家们还克服天气、路途等困难,7次到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召开现场研讨会等,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在一次考察中,高振江教授发现了无土栽培番茄的一些种植与管理问题,特别是基质透气性不好导致的区域性呕水与秧苗坏死等,当即召开现场研讨会,分析原因之一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种植者对营养素供给缺乏有效的检查测试方法。之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现已查询到满足实际检测需求的设备,计划购买中。同时,结合合作社生产实际,提出了解决基质透气性问题的综合方法。

在3月10日项目研讨会上,高振江教授总结了半年来的工作与研究,以及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将继续归纳总结、完善无土栽培原味番茄的生产技术规范,并将针对无土栽培番茄的种植管理等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继续完善与收集原味番茄不同生长周期内的色度信息、完善原味番茄品质分级指标等。并于近期,协调九三中央农林委员会委员、社市委科服委副主任吴学民教授团队,师生们围绕原味番茄的种植与植保管理等,将在后焦家坞村开展一系列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该项目由九三中央农林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科技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振江教授协调密云九三并组织申报,于去年8月正式启动。项目的推进将促进原味番茄的品牌建设,促进农户增收;并发挥科学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培育壮大密云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带动京郊都市型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工作得到了九三学社北京市社工部及农大统战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