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节前夕和新春假期里,杭州市本轮疫情正处在防控关键时期。九三学社浙江省直属基层组织的很多社员都义无反顾投身战疫一线,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让我们一起看看其中的一些故事。
疫情再起,又值新春佳节到来,防控压力和任务大增。杭州九三学社各级组织的很多社员都义无反顾投入一线,参加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以自身行动凝聚起同心战“疫”的强大合力,为守护杭州贡献着力量。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部分故事。
1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发热门诊发现1例核酸阳性。九三学社浙江大学委员会及广大社员第一时间响应抗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和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的社员们火速行动,积极投入到抗疫第一线的各项工作。
随着疫情的发展,九三学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邵逸夫医院、妇产科医院、口腔医院等支社的社员专家们纷纷组队奔赴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区等疫情前线,支援核酸检测等抗疫行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是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诊治定点医院,西溪医院社员们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核酸采样、患者接收、医疗救治等工作。
社省委副主委、社浙江大学委员会主委方向明带领九三团队请缨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开展核酸采样。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社员吴南屏、刁宏燕、杨仕贵等围绕新冠病毒致病机制、抗病毒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制等开展系列研究。社员黄建荣作为感染科专家成员,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变化,为国家及省内有关部门提供疫情防控咨询,参加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指南修订。社员陈光弟担任浙江大学疫情防控及处置专家组专家,实时分析本土疫情传播链,为校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制定提供咨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核酸采样小分队53人多次赴滨江一线。九三浙大妇院支社支委、医务科副科长胡东晓任队长。
年前由于疫情加重,核酸检测人数剧增,浙江医院日检量常常破万,检验科同事夜以继日工作,其中就有浙江省医卫支社社员马小红。她连续除夕、初一值班,防护衣穿上就是一天,没法吃饭饮水上厕所,忙碌起来都忘记了给家里守岁的老人、孩子打个电话。说到电话,刚值完班的社员庄爱周也深有感触,她说那段时间大家急着回家,天天有很多很多人电话催核酸报告检测什么时候出来,但是检测机器已满负荷运行,她们也是连轴转。说到辛苦,她说无非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些一线的同事更辛苦。
社员任璇璇及爱人李医生均报名参加各自医院核酸采集队,经常一起学习标准防护和采集核酸视频。李医生首先得到医院通知,初四去富阳采集核酸,临行前孩子害怕爸爸回不来,一直嚷着不让走,任璇璇告诉他们,爸爸要去做大白,保护像他们一样大的宝贝!
九三学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支社支委李文、社员朱斌接到紧急通知,火速赶回医院参与核酸检测支援行动。简单和家人做了嘱咐和告别后,两名社员就登上前往富阳的大巴奔赴疫情前线。20时到达富阳指定社区后,社员们马不停蹄投入了核酸检测中。冬雪纷飞,寒风瑟瑟,丝毫阻挡不了他们火热的内心。为了让居民朋友们尽快做完核酸采样,减少在寒风中等待的时间,社员即使手冻得僵硬也始终坚守岗位,毫无怨言。同时考虑到一些上下楼不便的居民,他们主动提出上门进行采样。隔离服隔离了病毒,却隔离不了和人民群众的情谊。两名社员还把平时看儿童口腔的行为管理用在核酸检测上,小朋友们丝毫不觉得恐惧和难受,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作为口腔医生的专业性。
近期,浙江省中医院核酸检测工作量剧增。门诊执勤人员在刺骨寒风中坚守着,核酸检测人员一直超负荷工作,常常吃不到一口热饭。为了支持他们的工作,感谢他们辛苦付出,九三学社浙江省中医院支社采购了一批暖宝贴、防疫食品送给战斗在抗疫前线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在寒风中感受到温暖,在工作间隙吃上热饭。
还有很多省直社员忙碌于防疫抗疫一线,当我们向他们了解相关事迹时,他们总是说: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也没啥特别好讲的。是啊,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做得多说得少,兢兢业业坚守岗位,满腔热情冲在前面。致敬可敬可爱的社员们,为他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