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科学家们的抗疫故事

九三学社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在行动


建言献策,助力抗疫

4月12日上午,九三学社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召开了2022年度线上参政议政交流会,委员会主委苏良碧,副主委于广辉、胡荣贵、常亮、陈凡胜等出席,委员会和下属支社参政议政工作负责人、参政议政积极分子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副主委龚继明主持会议。

会上,苏良碧带领大家一起深入学习了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他希望社员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结合九三学社界别特点,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龚继明简单总结了委员会第一季度参政议政工作,介绍了社市委《参政议政工作表彰办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管理办法》和《参政议政课题管理办法》,并号召全体社员积极撰写社情民意,参与课题调研,进一步提升社员的参政议政能力。第一季度,委员会共提交社情民意35份,其中11份被社市委采用或报送其他部门。

随后,社中央委员、市政协委员、社市委原副主委、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黄勇平结合多年参政议政工作经历,就如何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写好社情民意作专题报告。黄勇平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社情民意调研、撰写中的关键所在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他提出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五个原则、六个要求、八大注意事项以及“六不报”原则,特别指出社情民意“不受身份限制”“不受篇幅限制”和需要“耐心坚持”的特点,鼓励广大社员积极投入参政议政工作,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

黄勇平的报告激起了与会社员的极大兴趣,在随后的讨论交流环节,与会者结合自身情况,特别是当前疫情下上海亟需改进的城市管理问题,与黄勇平进行了深入探讨。

坚守岗位,不忘初心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凡胜负责研究的某型号红外面阵相机正处于总装总测阶段。3月31日20时,他所在研究所因疫情被封控。陈凡胜与团队多位同事一起,封控期间坚守科研岗位,并带领团队尽力推进科研项目有序进行。

从3月开始,随着上海疫情变化,陈凡胜就一直鼓励社员围绕疫情防控积极献言献策。疫情期间,各类信息满天飞;他又第一时间提醒社员始终坚定政治立场,明辨真伪、不传谣、不信谣,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自身实际行动支持抗疫行动。

在研究所里已封闭了多日的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人。封控前匆匆探视父母,并购置了必要的物资后就直接回到研究所。家中年事已高的父母,手机使用不熟练,消息相对闭塞,他不时电话分享和宽慰他们。陈凡胜相信上海一定会很快好起来,上海加油!

为民服务,化身大白

委员会响应社市委倡议,鼓励社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继上周8位社员化身大白后,本周又新增7位。

这段时间,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支社社员刘益宁作为业委会成员参加了小区的全部抗疫工作,包括组织居民核酸检测、入户分发抗原检测盒、送危急孤寡病人去医院、去卫生中心配药以及生活物资发放等。

同一支社还有中科院昆虫博物馆馆长殷海生帮助社区老人、病患等去医院配药;谢芳分发物资黄勇平、谢芳、张鹏以及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支社的沈蓉芳、浦东支社的王春雷等都在各自小区内分发抗原测试盒,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为居民送生活物资等。

沈蓉芳感慨道:“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生活的节奏,但也给了我一个贡献社会的机会。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王春雷说:“疫情是坏事,但也让我看到了邻里之间许久未见到的那种互帮互助,有了这种团结一心,上海一定可以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