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作为以科技界别为鲜明特色的民主党派组织,社北京市委积极响应,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启动了科普月活动。在社北京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下,深度整合科技、教育、应急管理等跨领域资源,通过多元形式推动科学知识普及,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九三力量。
科学大咖跨省联动,智力助推乡村振兴
“科普中国--科学大咖面对面”是社北京市委精心打造的科普品牌。9月23日至24日,社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率队赴山东乐陵,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开展专题调研,并举办了第22期“科学大咖面对面”活动,助力乐陵枣林复合系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讲座中,闵庆文系统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意义,结合乡村全面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要求,为乐陵枣林复合系统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议。活动通过“线下主讲+线上联动”模式,覆盖基层干部、枣农代表等200余人,并通过“北京时间”、乐陵融媒等平台吸引6万余人次同步观看。深入基层的科普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现了科普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首都科普矩阵发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面对超大城市治理需求,科普委聚焦“气象变化与灾害应急”“消防安全”等主题,开展了系列科普活动。
9月10日,科普委组织专家赴门头沟区斋堂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委委员、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首席服务官杨继国为基层干部作《气候变化背景下提升基层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的思考》专题讲座,通过解析典型案例,为基层一线防灾减灾提出对策建议,近百名乡镇干部收获防灾减灾“实战指南”。9月14日,社海淀区委青工委、海淀第六综合支社联合主办“小科学大梦想”第29期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全教育体验馆。在堪称“安全知识百科全书”的八大功能区沉浸式体验中,孩子们通过模拟地震、火灾等场景,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避险技能。这种“玩中学、学中练”的模式,紧扣“筑牢安全之基”主题,既提升了安全认知,又实践了自我保护技能。9月26日,科普委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胡皓玮,联合社通州区工委在通州区大杜社中学举办“开学第一课——探寻火的奥秘”科普讲座,通过历史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动讲解,让师生在轻松氛围中筑牢校园安全意识。9月27日,科普委在海淀大悦城举办的“九三科普悦读会”则别出心裁地以“苏东坡也是防火专家”为切入点,以活泼的绘本通过《火团团大冒险》科普图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开展亲子应急科普,在妙趣横生的古今对话中传承防灾智慧。同日,科普委委员、中国农业银行专家董申走进中央财经大学,作《数据、人工智能与风险管理》专题报告。通过生动的案例解析与模型演示,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工智能的原理与应用边界,为大家构建了关于风险管理的立体认知,提升了青年学生的数据素养和科研兴趣。
打造全新工作机制,构建科普服务链条
在多年实践中,社北京市委形成了“调研-服务-反馈-优化”的闭环工作模式,推动科普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发展。科普委专家团队深入门头沟、平谷等山区开展实地调研,并积极与基层组织研讨座谈,促进科普活动组织机制精益求精。
9月14日,科普委召开研讨交流会,在系统总结“小科学大梦想”“悦读会”“健康益起来”等品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探索科普基地联动新模式与创新科普工作新途径。八年来,“小科学大梦想”公益活动持续带领孩子们走进科研一线、近观科学现象,已从北京辐射至河北、贵州等地,“线上+线下”覆盖近10万名青少年。基层组织创新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表”,将每期活动细化为标准化流程,通过明确分工有效调动社员参与积极性,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操作规范。为拓展科普领域,社北京市委联动社外资源,先后创建7家科普基地。2021年以来,仅01号基地--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就累计接待线下参观2330余人,线上8000余人,其中超八成为青少年。9月25日,科普委、王选基金会联合社外机构主办的“健康益起来-女性健康进校园行动”走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科普委副主任昌晓红以“听听身体怎么说-痛经那些事儿”为主题,为女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科学实用且生动易懂的女性健康知识讲座,提高了青年女性群体对妇科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使她们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
践行民主党派担当,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社北京市委在首个全国科普月中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民主党派发挥界别优势、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社北京市委科普委通过构建“科普+社会治理”新模式,不仅实现了科普工作的广泛覆盖、提质增效,更为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区域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九三学社专家学者荟聚,以科学报国为己任。“科普月”系列活动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社会的新起点。未来,社北京市委将持续深化“科普+社会治理”服务模式,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科普工作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更紧密结合,为科学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和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九三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