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提升“功能性介入”水平势在必行


想让每个人像医生一样具有急救知识与技能过于理想化;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主要还是推动急救常识的普及,作为生活的必备。提高急救设施与急救志愿服务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的普及率,都应是标配。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在今年上海两会的大会发言上,将围绕如何让急救普及事半功倍这一话题进行阐述。

院前急救需要提高社会化参与度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调查发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约为54.4万例。这类心脏骤停类疾病多是突然发生在医院之外的公共场所,其高发地点主要有公共运动场所,大型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大型活动中心等场所。上海因交通拥堵等原因,120急救的平均反应时间通常要超过10分钟,几乎没有再缩短的空间。因此,如遇突发情况,在专业急救力量到达之前,第一时间就地自救、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发现,发生心脏骤停后,抢救时间每延迟1分钟,其生存率就会降低7%-10%;如果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法(CPR)、3~5分钟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急救,可使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达到50%~70%。近年来,AED设备也逐步介入院前急救,在普及心肺复苏徒手操作的基础上,早期采取AED除颤等急救措施,能大幅提高我国心脏骤停类疾病救治成功率。

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器”问题多多

(AED)是一种便携式现场急救设备,稍加培训即可操作使用,被称为心脏骤停急救中的“救命神器”,能最大限度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然而,本市AED设备推广普及仍问题多多。

首先,公共场所AED抢救设备的配置数量不足。普及率最高的日本,每10万人大约配有397台AED;美国作为最早对在公共场所安装AED设备进行立法的国家,目前每10万人配备约317台AED, 规定在步行10分钟之内必须拿到一台AED。而上海目前每10万人配备AED数量还不足1台,在公共场合配备足够数量的AED并使公众了解AED急救常识还远远不够。

其次,部分场所管理者对配置AED有一定顾虑。调查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发现,相当部分公共场所的管理主体对配置AED几乎没有概念。一来是对AED的投放有一定的顾虑,因为每台AED设备售价约为2万元左右,后续设备管理维护等也有少量费用发生,这对管理场所比较多的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支出;二是担心如果使用AED急救设备,单位工作人员没有医学背景知识造成一旦出了问题,人没救过来,会导致民事纠纷而承担法律责任,或者面临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第三,公众对AED急救相关知识知晓度不高。据文献报道,我国急救相关知识的普及率低于1%,AED设备使用培训普及率则更低。调查中,当被问及“如有人走路突然倒地,选择默默走开的顾虑”时,“对自己的技术没有信心”“担心需承担法律责任”排在了主要的原因;接受过相关培训并能很好使用ADE的不足被调查者的7%。

当然,调查也发现,公众接受AED急救知识培训意愿强烈。被调查者中,约75%认为学习和掌握AED等急救知识及技能是对自己或他人会有所帮助;40.8%的迫切希望能接受正规的急救培训;36.3%表示愿意参加此类培训。同时,35%表示愿意付费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24.9%表示能够接受800~1200元的学费支出。

提升“功能性介入”水平势在必行

在重点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器是一项善举,更难得的是,以此为切口所构建的急救网络和体系,能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用,最大功能发挥整个急救体系的作用,让“救治第一”的原则得到最好实现。

对此,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加强政策法规解读,督促公共场所落实法定职责。建议红十字会、卫健委等作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应牵头督促公共场所相关管理主体单位,自觉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器械的落实工作,多渠道协调落实资金来源,激发慈善资源、基金会、企事业等社会力量,确保AED设备资金到位,有计划地落实大型公共场所安装AED抢救设备。

强化院前急救科普,推动AED急救知识广泛传播。应该像“心肺复苏法”一样实现普及和推广AED抢救设备,提高公众对社会急救的认知和参与能力,让公众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案例时,敢救、会救、能救。

设立区域培训中心,提升AED急救培训效果。建议依托医联体内区域诊疗中心,聘请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大型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重点场所的从业人员进行“赋能教育”,创建“工作坊”等模式,提供能够真实操作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急救意识、急救技巧。

加强应急救治网络体系,发布全市AED分布地图。一旦突发施救情况,施救人员可以搜寻到就近配有的AED设备,像拿取救火器材一样方便,及时“灭火”。加强市区两级联动,促进问题解决、改进工作流程衔接,在5G+互联网医疗模式助力下,完善AED系统融合开展与医联体内、与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对接,实现实时的事件定位、情况及时的传报,抢救的实时监控、远程的专家相关指导等。(转自上海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