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贺盛瑜: 让智慧物流赋能乡村振兴


2022年1月14日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围绕“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协商议政,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9位政协委员和特邀代表在全国政协机关和广东、四川3个会场以及通过手机视频连线方式发言,100多位委员在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我委社员、全国政协委员、西昌学院院长贺盛瑜应邀作了发言。

贺盛瑜在发言中说到:“我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智慧物流赋能乡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凉山的许多农民成为了“新农人”,手机变成了“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了“新农活”。比如去年,泸沽湖边的盐源苹果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同类农产品中排名第一;红军长征经过的会理县石榴通过铁路运输卖到了俄罗斯。但从我在四川山区和凉山乡村的调研情况看,还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规划布局前瞻性不够。一方面,县、乡、村普遍缺少合理布局的冷藏、冷运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很多偏远农村还在加快建设公路等基础设施,力求打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但这些乡村未来有可能面临撤村并镇,居民点撤掉后,前期投入将无法取得预期效益。

二是智慧物流基础薄弱。打通链条中的数据壁垒是构建智慧物流的先决条件。从凉山州的情况看,各地信息化差异非常大,物流数据采集非常困难,物流往乡镇一级或再往下延伸,就会出现“认不得路”(交通不熟)、“进不了村”(路况不便)、“识不了户”(农村门牌等信息缺失)、“听不懂话”(口音不同)、“等不了人”(遇上农忙、外出)等诸多问题,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尚不能精准转化为网络空间的数据节点。

三是物流与乡村电商协同性不强。农产品集约化运输程度低,农产品进出物流成本高,村民受益还不够明显。现实中,很多村民还普遍缺少电商思维,更不懂智慧物流是什么。而且能扎根乡村的物流人才紧缺,多数乡村快递物流人员从事的是跑腿、收货、扫码、上传等简单工作,在进行科学分拣、操作存储、在途监控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为此,建议:一是智慧物流发展要惠及于民,成为老百姓看得见、体验到的幸福。比如凉山金阳青花椒产业园利用5G轨道机器人完成爬坡运输、山地施肥等作业,在海拔较高、修路困难的地方使用1台机器人,可节省4-6个人工,仅一年投入就节省了十多万元,有效降低了山坡园区的劳力强度,老百姓直呼“瓦几瓦”(彝语,好得很)。这样的区域性物流设施和技术应用要多开发、多示范。

二是以智慧物流建设为契机,加快弥补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将农产品从山区卖到城市,除了依靠一条网线,更重要的是弥补物流短板、打通物流通道。政府要增强前瞻性规划,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建立覆盖县城、乡镇、乡村的三级配送体系,推动智慧物流与乡村电商协同发展。比如曾经深度贫困的布拖县,2020年脱贫后通过资源整合,开展货运班车、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服务等业务,有效推动了乡村发展。中央或地方财政要给予这些地区政策支持,加大对这些地区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是加强培养能扎根乡村的本土物流人才。针对欠发达地区要出台专门的物流人才优惠政策,让懂物流技术、会民族语言、愿扎根本土的专门人才成为智慧物流在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