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激活社区商业活力 助力建设烟火里的成都


1月24日下午,政协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大会发言,九三学社成都市委社员、成都市政协委员邹睿代表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作题为《激活社区商业活力助力建设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的大会发言。如何激活社区商业活力?让“烟火气”真正洋溢于城市各个空间,让我们一起走进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这篇政协大会发言。

成都市“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创新社区商业新型业态,建设全龄全时多元社区商业体系”。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打造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有效激活社区商业活力,构筑社区充满活力的毛细血管式的商业土壤,对于建设“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先行先试,优势凸显

(一)抢抓发展先机,配套政策支持

成都陆续出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购物天堂行动计划》《成都市打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构建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工作方案(2018—2022)》《成都城市社区商业规划导则》等重要文件,聚焦社区商业领域新机会,赋能社区商业发展。

(二)构筑商业土壤,实现共享共赢

成都加快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分类实施社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老旧社区改造和社区微更新;加快推进社区业态均衡发展,拓展服务功能,探索养老、托育等在地化社区服务。

(三)唤醒沉睡资源,引导多元参与

以社区服务示范项目、党建项目为抓手,发挥社区(微)基金会作用,盘活社区闲置空间资源。首创社区社会企业,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治理,所得收益持续反哺社区治理。全市181家社会企业,已运营盈利企业占比63.5%。

 二、短板问题,不容忽视

(一)社区商业的法规制度匹配度有待优化

一是专项法律法规制度有待建立。护航社区商业发展的合法性法律、法规散落在多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缺乏专门的、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导致基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想发展社区商业但无据可循。

二是政府监管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发展社区商业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多元利益主体、多道经营流程、多类商业形态,社区商业发展评先评优激励制度和市级部门督促制度落实不足,基层政府内生动力不足,部门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

三是社区“两委”激励政策有待健全。据调查,93%“两委”干部深度参与社区企业运营,“兼职兼薪”的合法性市上虽出台指导,但全市目前仅武侯区得到落实。激励政策没落实,“两委”人员普遍不愿用心做社区社会企业。

(二)社区商业的服务体系完整性有待提升

一是社区商业服务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绝大部分社区社会企业以低风险、无风险行业为主,如收取停车费、物业管理费、铺面租金等,没有先进技术,也无创新产品。

二是社区商业服务主体发展源动力缺乏。社区社会企业概念存争议,抑制经营企业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积极性。据统计,社区社会企业在城市社区综合体服务企业中占比不足7%。

三是社区商业专业运营人才匮乏。仅有10%社区社会企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大多数依靠“两委”成员、居民中的“能人”运营管理,受年龄和学历限制,专业技能不足。

(三)商业发展的公共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一是社区公共空间资源闲置。机制体制改革之后,成都市城乡社区由原来的4357个缩减为3049个,闲置下来1300多个党群服务阵地。同时,安置小区、商住楼盘都有大量的公建配套阵地、架空层阵地。很多新投入使用的党群服务中心面积逾1000平米,其中亦有可用、能用于社区商业的阵地。但由于缺乏空间利用支持政策,限制了优质阵地盘活。

二是社区人口流量未最大化利用。全市2000余万人口流量尚未发挥促进社区商业均衡发展的作用,大数据平台的整合、推送功能尚未充分应用到社区商业中。

(四)商业载体的消费场景吸引力有待加强

一是社区商业品牌地域特色不强。对传统消费资源深度挖掘不够,缺少对成都美食、蜀锦蜀绣等特色资源的深度发掘,本土品牌创新性和影响力有限。

二是社区商业场景独特体验不够。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消费业态大多从京、沪等地引入,缺乏原创独特性,影响了成都对外来消费的吸引和辐射。

三是社区公共服务体验场景单一。社区公共服务体验场景一般设置在党群服务中心,以社保缴纳、居住证办理等基本公共服务为主,全龄化、智慧化、人性化便民服务在综合体、特色街巷、TOD、绿道社区等商业场景中体现不多。

三、创新突破,赋能发展

(一)健全社区商业法律法规制度

一是出台社区商业发展专门法律法规。推进发展社区商业合法性研究,形成社区商业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激励机制、经营机制的完整体系;对中心城区和近远郊(市)县、不同类型村(社区)、不同类别的社区商业业态的可持续运营、多元主体参与和利益共享等问题进行研究、立法。

二是建立奖励激励及督促落实制度。将社区商业发展纳入年度计划推进,建立23个区(市)县社区商业发展评先评优激励制度,打造高品质社区商业示范;建立市级部门督促制度,联合督查各区(市)县社区商业发展的工作,深入了解社区商业发展情况及存在困难,厘清具体原因,并有针对性进行改进。

三是建立共同利益双轨运行制度。在人事管理、日常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对社区社会企业工作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施行“协同管理、分而治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无明确规定的探索性试验与有规不依、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区分开来,为社区“两委”放权赋能,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社区商业。

(二)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

一是推进社区商业服务产品转型升级。鼓励社区社会企业创新经营理念,推动社区社会企业从低水平的传统经济形态向科技型、信息化发展。

二是提升社区商业服务主体内生动力。完善社区社会企业认定标准体系,将经营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质量、数量以及股权占比等纳入社区社会企业认定标准体系,降低经营企业转为社区社会企业门槛。成立社区社会企业发展协会,引导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服务要求,加强行业信用评价,借助年会峰会、讲坛论坛、竞赛评比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三是激发社区商业专业人才参与热情。坚持和完善社区两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对兼任社区社会企业领导职务的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激发社区中具有商业技能、市场运作的沉淀人才资源,外聘职业经理人,通过内部发掘+外部引进,有效解决社区运营人才问题。

(三)建立沉淀资源盘活工作机制

 一是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利用。加快开展顶层设计,强化对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的科学评估,探索“公益+低偿+商业”使用公共闲置场地和设施的模式,摸清全市23个区(市)县社区低效闲置公共空间资源并优先纳入社区商业孵化基地创建、“金角银边”打造等盘活计划,开启国有资产、集体资源依法依规由社区社会企业“委托管理”的实践活动。

 二是探索社区弹性空间实践。重组社区低效闲置空间,变社区静态空间为随居民消费需求而合理、有序更新的“动态空间”,满足居民全龄全时全新生活需求。同时,由居民按需求自主支配预留弹性空间,通过制造吸引人、互动、具有特定情节的社交空间将居民聚集在一起,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性和合作性。

三是提升流量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分析居民大数据画像下年龄、性别、职位、特长、专业、喜好、收入等维度,一方面挖掘社区沉淀人才资源,畅通各类别沉淀人才参与商业服务的渠道,激发服务社区的热情;另一方面,摸清居民消费需求,精确适配养老托幼、宠物照料、健康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产品,及时通过微信小程序轻便、快捷分享给社区居民。

(四)营造社区商业活力消费场景

一是打造社区商业本土品牌。营造一批具有标识性的特色社区商业消费,加快锦绣工场、钢管厂串串、玉林小酒馆等具有本土标识性的社区商业品牌在质量、设计等方面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注入文化、时尚、创意、休闲、绿色等新消费元素,打造国潮精品。

二是营造社区商业魅力场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和年轻人消费特点,结合游戏动漫、影视戏曲、创意设计、文学艺术等载体,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线上打卡消费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商业模式创新成果应用到消费市场。

三是开展“问需于民”专项行动。立足居民从婴幼儿至老年的全龄需求,发布“社区商业新场景需求清单”。面向儿童提供婴幼儿照护、学前教育、儿童托管等服务;面向老年提供上门服务、日间照料、健康护理等服务;面向特殊群体提供产前培训、产后修复、心理疏导等服务。支持各类社区经营企业、社会组织在综合体、特色街巷、TOD、绿道社区商业场景营造中,植入公共服务业态。充分利用5G、全息技术、大数据等,把商业+公益巧妙结合,引入机器人餐厅、AI教育培训、智能快递配送、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提供多中心、长链接、人性化的生活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