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陈化兰


陈化兰,1969年生,2009年加入九三学社,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被评为“九三楷模”。她是动物传染病及预防兽医学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兽药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在动物流感,尤其是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技术、新型疫苗研制、分子演变及分子致病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和创造性研究成果,并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曾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7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和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命运之神”将她送入兽医学研究的行列,也为她搭起了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她20几年如一日,战斗在与禽流感病毒对决的第一线,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国狙击禽流感的战役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和她团队的研究成果,对家禽业、动物健康和人类公共健康已经产生并且会持续产生重大影响。

禽流感被卫生专家称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威胁之一。”也许人们还记得:2013年春天,我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并快速蔓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恐慌。然而,令人欣喜的是这次疫情被较快地控制住,没有出现2003年SARS疫情大面积爆发的情况。近几年,关于中国境内发生禽流感的报道少之又少,这种“最严重的健康威胁之一”的疫情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这其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及其团队功不可没。

因为在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和在禽流感疫苗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重要影响,陈化兰被英国《自然》杂志评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理由是她“帮助中国平息H7N9禽流感疫情”;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16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2016年6月荣获首届“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经中国科协推荐,记者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678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新址——一座现代风格浓郁的欧式建筑内,采访了一直对媒体保持低调的陈化兰。当记者谈及2013年的禽流感爆发带来的恐慌似乎已经远去的话题时,她表示,“只要禽流感警报还没解除,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

服从分配

“意外”走进禽流感研究殿堂

1969年,陈化兰出生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乡北湾村,一个黄河岸边的美丽村庄。1984年她考入靖远县第一中学,1987年她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当接到甘肃农业大学的通知书,看到“专业:兽医”、“学制:5年”字样时,她犹豫了,“5年?兽医?开玩笑吧?”她考虑是否应该复读一年,来年再考一次,上个好一点的专业。当她犹豫不决时,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对她说:“傻孩子,甘肃农业大学的兽医系非常强,有多个硕士和博士点。你大学毕业后可以再考硕士、念博士呀!”

带着母亲“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别惦记再考一次”的叮嘱,怀着“将来继续考硕士、念博士”的信念,她“服从分配”踏入了位于省城兰州的甘肃农业大学,开始她的“兽医之旅”!

1994年6月,当陈化兰在甘肃农业大学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后,她收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预防兽医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康震研究员的指导下做禽流感病毒的新型疫苗研究,并于1997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前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进行博士后研究。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流感研究中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流感合作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实验设施和科技人才。在这里的3年,陈化兰珍惜每一天学习机会,不仅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领先的科学技术,也对自己的未来定位做了很多思考。与当时周边多数想在美国发展的年轻人不同,陈化兰毅然选择了学成回国。

陈化兰说她回国前有一段时间睡眠不好,一躺到床上,就开始琢磨自己将来的工作怎么做。“实验室将来怎么分工?这个工作适合哪种性格的人干?那个工作适合什么性格的人干?”她说,“当时对科研有满脑子的想法,就想有个自己的团队,赶快安排人分头去做。”她说,“我的团队可以很小,但所有人必须听我的安排,不能让任何其他人指手画脚,这点对我非常重要!”

孜孜以求

让高效疫苗成为疫情“克星”

2002年8月,陈化兰回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自己的导师于康震(2000年已调离哈尔滨)和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她如愿以偿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她的实验室不久后被农业部指定为“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负责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情诊断。

禽流感疫苗的研制是她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前一发现有禽流感疫情,各国通行的办法都是将一定范围内的家禽全部扑杀。“这样做成本太高太血腥”。正是陈化兰团队在疫苗研发方面的创新性贡献,才逐渐改变了世界多个国家在禽流感防控方面的“血腥做法”。

据介绍,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疾病,属A类传染病。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频频发出警告:一旦病毒发生变异,在人间传播,将会危及全球千百万人的生命。阻击禽流感疫情蔓延,研发出新型高效的疫苗是重中之重。

陈化兰及其团队研制出了一系列具国际领先水平的禽流感疫苗,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反向遗传技术等先进技术平台,开展了新型、高效防控疫苗的研究。先后研制成功H5N1反向遗传技术灭活疫苗、重组禽流感新城疫二连活疫苗等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禽流感疫苗,并及时转让技术给有关兽药生物制品企业投产,不仅应用于我国禽流感防控的生产实际,而且大量出口东南亚及非洲国家。截至2016年底,疫苗累计超过2000亿余份,保护家禽累计超过1000亿只,为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有效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同时,陈化兰团队还向亚、非多个国家提供禽流感防控人员培训和技术援助。

陈化兰带领的实验室研究水平快速提升,很快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她的实验室于2008年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指定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2012年被国际粮农组织(FAO)遴选为FAO动物流感协作中心。

争分夺秒

战斗在狙击禽流感第一线

除了“疫情诊断、疫苗研究”之外,陈化兰带领团队加强了我国禽流感流行病学主动监测,并开展了系统的病毒基础生物学研究。实验室建立了系统、完整的中国大陆禽流感病毒毒株资源库及其流行病学信息数据库,阐明了我国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演化和抗原变异规律,揭示了多个与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相关的分子标记,为禽流感疫情的预警预报、诊断试剂及疫苗研制与使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3年3月,当新出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国人、引起极度公众恐慌之时,陈化兰团队临危受命,迅速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源调查,就“病毒从哪里来?病毒存在于哪些动物宿主?人为何被感染、致病和致死?是否会引起人流感大流行?”等一系列科学问题探寻答案。

整个实验室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在H7N9感染人病例公布后不到48小时,陈化兰团队研究人员就从上海活禽市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到类似病毒,连夜将序列分析数据提交到农业部,并建议立刻关闭感染地区的家禽市场。依据陈化兰团队建议,决策部门迅速关闭了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城市的活禽交易市场,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新增感染病例迅速减少。

陈化兰和她的团队系统的研究发现禽和人H7N9病毒都获得了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的能力,是其感染人的生物学基础;禽源病毒对鸡、鸭和小鼠均无致病力,而人源病毒可引起小鼠严重发病和死亡;禽源病毒在感染人体后快速发生关键的基因突变,导致人源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力显著增强,并使部分毒株获得在雪貂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的能力,具有人传人的极大风险。

陈化兰及其团队对H7N9病毒的溯源及生物学特性系统研究的诸多发现在《科学》等杂志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被评为中国2013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为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鉴于她在禽流感研究和防控方面的贡献,她被《自然》杂志评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

国家使命

倾力保护人的生命健康

当记者问道,“您在科研之路上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时,陈化兰的回答依然简洁而坚定:“最大动力就是国家使命,是使命驱动和责任心驱动。”她说,“禽流感可以控制,可以预防,人类具备这个能力。”“但只要禽流感警报还没解除,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作为科研人员,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护人类生存和安全!”

走在宁静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似乎不会感受到发生在这里的“病毒攻防对决”。然而,“流感病毒天天在变异,新情况就会带来新风险。我们就是流动的防疫兵。”陈化兰和团队一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对决禽流感,一直在路上”。陈化兰攻防流感病毒的脚步从未停歇,她说,实验室现在是“三大研究”并驾齐驱:实时监测新病毒,评估其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风险;同时探究病毒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致其现在的生物学特性。此外,还肩负着为国家对流感疫情防控、人流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的责任,确保疫苗的研发和更新。他们在禽流感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出色的成绩,不同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年)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

“国家使命”的理念在陈化兰领导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也已经深入人心。她告诉记者,实验室目前有80多人,除了资深的教授和副教授外,大部分是年轻人。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实验室不仅出成果也出人才。实验室学生出国深造后,思想和技术成熟了就会回国。

她说自己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经常被熟悉的人称为“一根筋”。“我对很多事情不关心,但对我认为重要的事情,我都一定要把它做好。”陈化兰说,“做科研需要精力高度集中,所以不能兴趣太广泛。”

记者面前的陈化兰,语言简洁,果断认真,讲求效率。用她的话来形容自己“直爽的性格是天生的”。多年的经历与磨练,并没有改变这位女兽医学家和病毒学家鲜明直率的个性。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陈化兰用于不断自勉的箴言,也是她的座右铭。记者相信,这位个性鲜明、有责任担当的女科学家,一定会在攻防禽流感病毒领域做得更好、更出色。(文/ 齐殿斌)

陈化兰

甘肃白银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专业毕业,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国家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国家杰青”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科学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我国第一位OIE专家,OIE生物标准委员会副主席。2016年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英才》2018年1月16日第二期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