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陈世骧: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昆虫学家


 

陈世骧(1905年11月5日—1988年1月25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昆虫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陈世骧于1905年11月5日生于浙江省嘉兴县一书香之家。嘉兴是鱼米之乡,也是水稻害虫——稻螟经常大发生造成严重危害的地区。陈世骧从小就看到虫灾对农业生产、对农民生活影响的惨状。他的父亲陈坚从上海复旦大学肄业返乡办学,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治虫组织——治螟委员会,指导农民科学治虫,经常研究、议论防治螟虫危害的方法。这在陈世骧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印象。1924年,他高中毕业,报考复旦大学生物系,以优异成绩被录取。1928年,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法留学。1934年,以题为“中国和越南北部叶甲亚科的系统研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一生从事昆虫学的研究工作。

1934年8月,陈世骧回国,先后受聘于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任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研究员、主任,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62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昆虫研究所合并,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世骧任研究员、所长,1982年至1988年病逝前一直担任该研究所名誉所长。陈世骧毕生从事昆虫分类研究,而以鞘翅目叶甲总科为主要对象,包括叶甲、跳甲、萤叶甲、肖叶甲、隐头叶甲、铁甲、龟甲等类群,此外在双翅目方面,如实蝇、眼蝇、甲蝇、牛虻等,也做了不少工作。他的研究还涉及昆虫行为、昆虫进化、古昆虫、生物的界级分类、物种问题、分类原理、进化论等等。他一生共发表了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昆虫新种700多种,60多个新属。其中有些是大田作物和森林、果树的重要害虫。他的系统分类研究和《进化论与分类学》一书,均获得1978年科学大会奖和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985年,他主编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包括4亚科、417个种的记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的“叶甲总科的演化与分类”一文,1984年在汉堡举行的第17届国际昆虫学会议中的第1次国际叶甲讨论会上宣读,获得与会学者赞赏。

陈世骧对昆虫的进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昆虫在进化上有三个大基本问题:昆虫纲的起源、昆虫翅的起源和全变态昆虫的起源。阵世骧于1955年发表了“昆虫纲的历史发展”一文,首次对这三个问题作了辩证的、富有创见的论述。他认为,这三个问题代表昆虫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历史的阶段发展是前后继承的,彼此互相关联的。

昆虫纲的起源,关键在于躯体获得了一个作为行动中心的胸部。昆虫获得了行动中区之后,整个机体便分化为头、胸、腹三部。而胸部作为行动中区的继续发展,结果产生了翅。翅的产生给昆虫成虫、幼虫间的生活条件要求带来了矛盾,由于翅器官要到成虫期才长成,因而在成幼虫之间,体质既不相同,行动工具与活动能力的差异很大,生活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引起成、幼虫发育的分化,形成全变态发育。

昆虫分类系统是昆虫系统进化的历史缩影,所以分类系统的根本问题要正确地反映生物进化的真实过程。形态分类是采用特征对比分析方法。陈世骧指出,分析分类特征,首先应把特征分为两类:新征和祖征。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种

征,种征是物种的新征,是随着新种的形成而产生的特征。每一物种又都具有它所隶属的一系列的上级单元特征,这些上级特征都是物种所保持的祖征。新征与祖征是相对的,种的特征对物种本身来讲是特有的新征,对种下单元以至种内个体来讲,则是共有的祖征,各级单元都是如此。所以上级单元的特征是下级单元的祖征,本级单元的特征是本系获得的新征。陈世骧根据几十年分类学的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分类学与进化论的理论研究上对物种提出了“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陈世骧作了如下结论:物种是变的,又是不变的,变是物种发展的根据,不变是物种存在的根据,变是绝对的,是主要的矛盾方面,物种在又变又不变的矛盾中演变。这一“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是陈世骧的进化论与分类学的理论核心和立论根据。“不变”是物种保存的上级分类单元的特征及种本身的稳定性;“变”是新物种形成的内在动力,只有“变”,才有新物种的形成。祖征是保存下来不变的特征,是进化历史上早出现的特征;新征是形成新物种过程中出现的特征,即是进化历史上较晚出现的特征。以分类单元的级而论,各级单元的特征有一定的出现时序,单元的级别愈高,其特征的出现时间愈早,界级特征早于门级,门级早于纲级,纲级早于目级,目级早于科级,等等,这叫做特征时序。上下单元之间的特征时序反映了祖征的阶段发展,祖征是进化的历史记录,体现了连续渊源,是追溯系统关系的根据。对立单元之间的特征对比显示了新征的独特性质,新征是本系的起源标志,体现间断发展,是建立单源系群的根据。

陈世骧把生命史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总结为“生物进化史上的十件大事”,表现为十次巨大的突破,即:一、从无机到有机——生命的起源;二、从非细胞到细胞——细胞的起源;三、从异养到自养——藻菌生态系统的形成;四、从嫌氧到喜氧——能量代谢的提高;五、从原核到真核——细胞机构的复杂化;六、从无性到有性——变异机制的发展;七、从两极到三极——植物、菌类(真菌和细菌)、动物生态系统的形成;八、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机体的复杂化;九、从水到陆——生物占领陆地;十、从猿到人——劳动创造社会文化。

(注:原文“十”标题为“劳动创造人类”,现据陈世骧生前意见作此修改)。陈世骧根据昆虫分类研究的大量事实和进化论的理论研究,对生物界的一些生命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于大量生殖与生存斗争,陈世骧指出,大量生殖又是生存斗争的结果,也是一种适应现象,是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关于进化路线与自然选择,陈世骧进一步阐述,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合成有机养料,供养自己,又供养异养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根本问题是“光合”,核心要求是“抓光”。菌类,包括细菌和真菌,是异养生物,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它们从植物(或动物)得到食料,又把有机食料分解为无机物质,反过来为植物供应生产原料。菌类取食的特点是“吸收”,它们生命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抓面(吸收面)”。动物也是异养生物,它们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动物的取食方式是“摄食”,它们生命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抓食”(其反面是避抓)。所以植物进化是适应于“抓光”的斗争,菌类进化是适应于“抓面”的斗争,动物进化是“抓食”的斗争。三种斗争都是取食的斗争,取食斗争又决定于取食方式,正是三种取食方式(或营养方式),决定了生物进化的三条基本路线。根据以上事实,陈世骧总结了三个结论:一、取食斗争与生存斗争生存斗争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外界物理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三条进化路线的事实说明,取食斗争是生存斗争的主要矛盾,“进化是植、菌、动三条取食路线的生存斗争。

二、路线因素与具体因素自然选择作用于两种因素:路线因素和具体因素。以动物为例,基于它们的抓食路线,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导致“感觉—神经—运动”等复杂器官系统的发展,表现为进化的路线方向。但每一物种,根据其一定的机体水平和生态地位,又各自适应于一定的生活条件,表现为进化的具体方向。所以“自然选择作用于两种因素”。

三、内因与外因变异与遗传作为生命的特征是进化的内因,自然选择作为外界条件对变异的考验是外因。这是一般的理解。三条取食路线是以前所未曾注意的内因,因为决定路线的营养方式是生物本身的特征,不是外界条件。总的来讲,三条路线本身亦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陈世骧于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除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和研究所所长工作之外,还兼任了《中国动物志》编委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编委、《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的主编等。还曾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荣誉委员,他还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世骧院士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