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彭司勋: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


彭司勋(1919年7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司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药学教育和新药研究开发工作,在药物化学和药物设计等学科卓有建树,是我国制药化学、药物化学专业创建人之一。现任中国药科大学顾问、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药物研究所名誉所长,江苏省药学会理事长。

彭司勋1919年7月28日生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土家族知识分子家庭。当时湘西地脊民贫,文化教育极端落后,保靖县连一所初级中学都没有。小学读完后,为了继续读书,正当嬉戏童年,他就离开家乡,进入150公里外的沅陵县朝阳初中,后又在长沙读完高中。1931年刚进中学不久,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三省。国破家亡的惨状,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他积极参加了当时的抗日游行和抵制日货运动。1938年抗战时期,他辗转来到重庆,考取了四川大学外文系、齐鲁大学医学院和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又想学专业技术,他放弃了四川大学和需读七年的医学院,最终选择了学制四年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38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时期,也是彭司勋刻苦学习的四年。国立药专从南京迁至重庆后,教学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差,但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和激励人的上进意志。彭司勋在国立药专毕业后,经考核进入中央卫生实验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前身)任化学药物组技术员、药师。1948年,他以优异成绩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奖学金去美国学习,1950年6月获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学位。正准备回国之际,爆发朝鲜战争,美国当局采取刁难利诱手段,企图阻挠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彭司勋回国之志坚定不移,婉言谢绝了导师和友人的挽留,放弃继续深造和工作的机会,怀着一颗报国之心、赤子之情,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一道,冲破重重阻挠,终于踏上归途,于1950年9月下旬回到祖国的怀抱。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于是,他应聘回母校南京药学院任教。从此,他近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与祖国药学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曾任南京药学院副教授、教授、教务长和副院长,兼任南京药物研究所所长。1981年研究生制度恢复后,他被评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一、二届成员兼药学组召集人。随后又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成为在药学教育领域和科研园地辛勤耕耘的一员。

彭司勋以“诚恳、勤奋、奉献”作自勉的座右铭。在中国药大校园内数十年如一日,言传身教、辛勤耕耘。建国初期,药学教材非常缺乏,内容陈旧,1958年他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我国第一本药学专业教材——《药物化学》,以后继续担任该教材主编。该教材1988年版于1992年获国家优秀教材奖。他还主编《药物化学进展》丛书,主审《药物化学选论》等教学参考书。由于彭司勋教授对教材建设的贡献,1988年迄今被聘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为了加强药学教育研究,克服当时药学教育多元领导的不利因素,1985年至1992年,他担任全国高等药学教育研究协作组长期间,与同志们共同制定了药学类专业目录和各门课程基本要求方案,创办了《药学教育》季刊。他主持了多次药学教育研究学术会议,交流了各校的改革经验,并就如何建立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药学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促进我国药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宏观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1992年迄今,彭司勋任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副会长。彭司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新药研究是涉及多学科、多环节并有一定风险的探索性工作。短期不易取得成果,甚至毕生奋斗也无收获,加之为了申请专利,研究论文不能及时公开发表,这些因素常常使人望而却步,不愿啃这块“硬骨头”。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医药工业的发展,面对荆棘丛生的道路,彭司勋迎着困难,数十年如一日,不为个人名利,始终致力于推动和探索此项艰苦的研究工作。1979年,他主持了全国首次药物设计及定量构效关系研讨会,1986年及1993年他又分别主持了“全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研讨会”和“第四届全国分子力学与药物分子设计学术会议”,对我国新药研究和开发起了促进作用。

我国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这是国外无可比拟的长处,但有关新药的基础研究相对滞后,则是我们的短处。为了加快我国新药研究和开发的步伐,他指出:要贯彻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因此,倡导利用中草药有效成分为先导物,结合定量构效关系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设计合成新化合物,进而探索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药物,重点为作用于钙、钾离子通道的化合物。通过粉防已碱衍生的异喹啉类化合物心脑血管活性、关附甲素结构改造、构效关系等研究,发现多种具有开发前景的心血管活性物质,其中氯苄律定(86071)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获国内外专利,正申请临床试验;化合物CPU—23是具有降压活性的新钙拮抗剂,作用于L—钙通道DHP受体;BTHP-为一种新的钾通道阻滞剂,它与多种关附甲素衍生物均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上述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别获1995年山东省和199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钙调素及其抗剂的研究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此外,他还从事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苯骈毗喃类钾通道调控剂、非甾体抗炎、抗生素药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140余篇,1980年—1995年论文已编辑成“论文集”。主编教材和专著5部。还任《中国药学年鉴》、《药学学报》、《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国外医学·药学分册》的主编、编委和顾问。1992年迄今担任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顾问。

彭司勋教授对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级药学人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迄今已培养博士生13名,硕士生40余名,他的学生有的已成为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等。他看到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出成绩,人才辈出,感到无比欣慰。他说:“作为一名园丁,教书育人是我应尽的责任。”由于他在研究生教育中做出的贡献,1989年被评为江苏省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1990年获国家教委从事学校科技工作四十年荣誉证书,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于同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改革开放迎来了国际交流的春天,他先后访问了英、法、美、日本、荷兰、丹麦和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如何面对21世纪以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我国医药工业、促进新药研究等重要问题撰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1987年,彭司勋教授重访美国时,受到旧日的同学、朋友们的热情接待,大家叙旧情、忆往事、十分亲切。当友人问他,是否后悔当年回国的选择!他笑着说:“为什么要后悔呢?报效祖国是我早有的愿望,虽然我目前物质条件远比不上你们,但我仍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还经常参政议政哩!生活过得很充实、很愉快。”正是出于自己的亲身感受,彭司勋教授也鼓励自己的学生和子女,有机会应出国进修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学成后一定要回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他深信:只有为祖国建设而工作,才是中国人真正的立足点。

彭司勋教授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59年任江苏省第二届政协委员后,直至1998年一直是历届省政协委员。1993年和1991年彭司勋教授分别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和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主委。曾任第四届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名誉主委。

如今,彭司勋教授虽届耄耋之年,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希望有生之年,为祖国的药学教育、新药研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彭司勋院士主要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