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为狠刹公款吃喝歪风,下发文件不计其数,但是公款吃喝还是愈演愈烈,花样更多,档次更高。”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冯培恩在联组讨论会上,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努力遏制公款吃喝》的发言,他所引用的全国公款吃喝的开销数额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
数据触目惊心
3月5日下午,冯培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昨天发言中所引数字来源于中央媒体《人民日报》2012年2月7日的报道。打开电脑,记者看到一溜大约十几个文件,全部是有关公款吃喝提案不同阶段的修改稿件。“对九三学社中央的这个发言,我像做科学论文一样,每个数据都有出处。”其中一段数据,这个提案中并没有引用:“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中国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000亿元,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令人痛心。对此百姓一片鞭挞之声,党政部门也频发禁令。然而,各种名义的公款吃喝行为却屡禁不止。”
冯培恩说,多数官员也不愿意公款吃喝,却不得不“被”参与公款吃喝。这篇发言的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一整套制度,在对公款吃喝者产生巨大威慑力的同时把大多数本来就是被卷入公款吃喝的人解放出来,不必因不愿意吃喝变成“另类”。
制度体系环环相扣
对这份发言中提出建立多维度立体式制度体系的问题,冯培恩称,“这六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顺序不能颠倒,是个系统制度。”
首先,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第二,建立网上公示制度。第三,强化体制外监督。第四,把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范畴。第五,惩治各类浪费行为要有法可依。建立遏制公款吃喝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界定公款吃喝的“罪与非罪”。建议把“三公”浪费问题纳入法治范畴,用法律来规范公务行为。对于这一条,冯培恩解释说,有些媒体把它简化成“建议公款吃喝入刑”,容易引起误解。这条建议强调的是,要制定法律,明确规定公款浪费严重到什么程度应受到何种对应程度的惩处。绝不是说,只要有公款吃喝行为就坐牢。第六,加大小金库惩治力度,切断公款吃喝的费用来源。
“遏制公款吃喝将促进‘三公’消费、跑官要官及其他党风政风问题的解决,铲除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滋长的环境和土壤,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重大工程,需要从上到下,齐心协力,加以实施。”冯培恩说。